【編輯室】

編輯室札記

文:編輯室
 
蔬食,正流行?不吃肉,已是世界趨勢?
 
全球素食人口不斷攀升,根據調查顯示,台灣蔬食人口比率居全球第三,僅次於印度和墨西哥。人們選擇素食或蔬食的飲食模式,則多出自於宗教、健康、環境保育和動物權益等因素。
 
本期專題企畫「蔬食有意思」,邀請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復健科主任林峰正醫師、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張亞琳營養師,從環保、信仰、護生、營養、健康觀點,來看這一股全球化的蔬食潮流正在創造出什麼樣的深遠影響?
 
經常出席國際環保相關活動的林名男副院長說,諸如氣候高峰會等,許多國際場合都開始重視飲食對氣候的影響,要改變世界,得從改變飲食做起。十多年來每天持誦《地藏經》的林峰正醫師,體會眾生平等而不忍食肉,他也會從健康角度婉轉告知病人蔬食的好處,希望病人能為身體著想而少吃肉。
 
「營養師的訓練過程並沒有特別針對蔬食深入教育,甚至對蔬食有所誤解;醫生的養成過程中,營養學的課更少。」張亞琳營養師說,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功能完全相同,倘若身體已經生病了,最好選對身體負擔較小,又有完整必需胺基酸的植物性蛋白質比較好。
 
「病情告知」是誰的事情?只要醫師和家屬配合隱瞞,病人就永遠不會知道病情嗎?「生存美學」專欄許禮安醫師認為,既然不可能把病情從病人身上挖除,病人怎麼可能完全都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變化呢?「應該趁早告知末期病人,讓他能夠完成『臨終三件大事』:交代後事、完成心願、了結心事,而不是莫名其妙的被騙到死。」
 
「佛教臨床宗教師不是淨土推銷員!」穿梭在各個醫院、每天面對不同的個案,「焦點人物」照量法師強調,臨床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帶領末期病人度過臨終前的最後亂流。所以,必須清楚病人的生命軌跡、了解他的過去,才能幫助病人用他自己的方法安頓下來。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6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