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讓書寫成為生命的禮物──生命故事書寫

採訪撰文 吳立萍
 
 
周夢湘:作家、哲學諮商師、生命故事書寫坊帶領人(圖 蓮花基金會提供)
七十歲的莎麗奶奶年輕時非常優秀,大學畢業時初戀男友希望和她一起赴美深造,但她因為原生家庭及經濟因素不允許,只能忍痛放棄這段感情。
 
後來她接受系所教授託付照顧教授之子,之後與教授之子結婚。半世紀過去了,莎麗奶奶在一次同學會上遇見初戀男友,她寫下了這個故事……
 
在周夢湘老師的生命書寫課堂中,許多人都像莎麗奶奶一樣,用書寫來面對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將文字當成一個生命的禮物,在過程中療癒自己。

用書寫面對自己

新聞系出身的周夢湘,原本在電台擔任主持人,主要工作離不開文字的說和寫。她發現在廣播節目裡接觸到很多優秀的人和事,想存留這些美好故事,於是開始寫作。
 
後來,她回學校念口語傳播研究所,接觸到敘事學,受到教授的支持和鼓勵,就把工作中接觸的故事書寫下來,啟發日後開設生命故事團體;且博士班學術關懷領域就是敘事治療。期間,她因為接觸苗栗獅潭的神父,有機會帶領當地居民書寫生命故事,這裡的年輕人到外地求學、工作,留下來的大都是年長者。
 
大約十多年前,她在台中文山社大開設生命故事寫作坊,學員中有許多退休人士,擁有豐富的生命故事。她也在長庚科技大學的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研究所授課,學生大都是在社區據點做老人服務;又擔任中山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生命故事研習營老師,許多學生都是服務年長者。所以不論直接或間接,她都與長者十分有緣,引導他們書寫生命故事。
 
由於學員以長者居多,周夢湘一定會記住並稱呼他們的名字,如莎麗奶奶,因為名字是一個人最美的符號。許多長者的生活重心在家庭,在家可能是父母親或太太先生的角色,名字則可以把自我召喚出來,讓他們回到自我本身。
 
周夢湘說,在人生中尋找亮點,書寫就是面對自己的過程。(圖 蓮花基金會提供)
她在第一堂課就會特別注意大家的名字,然後請大家尋找生活中最珍貴的東西;過程中,可能會聽到學員經常提起某段人生經歷,或常說起某個地方、人名, 那麼就可以從這些關鍵開始引導,試著問他們,「你生命裡最在乎的是什麼、最難忘的是什麼、最遺憾的是什麼?」用這些引導的問句,幫助學員從生命歷程中查找最重要的東西,進行生命統整。
 
「生命故事書寫比較像正向心理學,對生命中正面的事情心存感謝,但那些負面的影響也推動我們成長。在人生中尋找亮點,書寫就是面對自己的過程。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當我們回憶時,若能將感受寫下來,記憶會傳送到大腦的前額葉,經過有意識的處理、強化,與自我拉近距離。如果沒有寫下來的過程,記憶不會成為大腦需要面對的事情,最終可能被忽略後迅速遺忘。」周夢湘表示,因為沒有人可以時刻陪伴你,書寫就是一個可以和自己對談的工具。

從自我療癒到分享

很多人在書寫生命故事之後,療癒自己也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
 
有一位媽媽,長久以來不知怎麼親近女兒,直到年事已高,希望透過課程改善親子關係。周夢湘鼓勵她,「有些話平時講不出來,可以用書寫來表達。」後來她試著把想說的話寫給女兒,讓女兒了解原來在媽媽理性表面之下,有一顆非常柔軟的心。於是,女兒主動擁抱媽媽,這是她們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事。
 
容爺爺幾乎一輩子都在上班,和兒子沒有太多時間相處。退休後來上課,他說一天要寫三千字,把一生精采的過程寫下來。有一天,兒子抱了一疊稿紙來,還在桌上放了書寫文具,並告訴爸爸寫完之後他會仔細閱讀並幫忙補充。兒子其實很想知道爸爸以前的故事,那些他未能參與的過去,透過爸爸的文字牽引,他們可以一起進入那個時空。
 
不論直接或間接,周夢湘都與長者十分有緣,引導他們書寫生命故事。(圖 蓮花基金會提供)
書寫故事不僅可以與家人分享,療癒後的自己也可以成為助人者。然而,並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有辦法書寫自己的生命故事。
 
有一位奶奶年輕時經歷婚變,一直走不出被先生背叛的陰影。她來上課,卻什麼都寫不出來,前三年都在抄寫心靈雞湯這類書籍或聖經上的句子。她沒有停止上課,終於在三年後開始寫故事了。她把婚變的傷口剖開,勇敢面對自我,不僅逐漸走出陰霾,還能自嘲過去的自己。現在書寫對她來說已經是信手拈來,更令人感動的是,她後來去學摺氣球,帶到醫院重症病房陪伴生病的孩童。
 
有一位老師來上課,在九二一地震發生之前,大女兒對她說想和媽媽一起睡,她卻回應,「妳這麼大了,要自己睡!」沒想到當天晚上地震帶走了女兒,母女從此天人永隔,她非常懊悔自責。後來幫女兒舉辦告別式,竟然找不到一張女兒的照片,她去女兒的幼稚園,才找到一張畢業照。她在課堂上分享這段故事,之後班上來了一位患有憂鬱症的學員,她把曾經看過的書和資源都整理給他,告訴他這些東西陪伴她走過人生的低谷,希望也能對他有所幫助。

一起學到尊重和慈愛

一般人在沒有老師的引導下,也可以試著書寫生命故事,「第一是什麼事件;第二是事件的過程;第三是你從這件事當中得到的感受或心得。」周夢湘表示,只要每天撥出十分鐘,以這三階段層次書寫,想到什麼就寫下來,因為這不是參加作文比賽,也沒有人會打分數。經過時間的累積,慢慢就會堆疊出故事的脈絡,會愈寫愈順。
 
生命故事的書寫,可面對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在過程中療癒自己。(攝影Jonas-Wilson)
「身為一位生命故事寫作老師是多麼幸福的事!願意來上課的學員,都有決心面對及接受自己生命的不完美,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最後,他們還能將經驗分享給他人,很令人感動。」
 
「我很喜歡聽故事,我都稱學員是我的寫作夥伴,他們跟我分享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我們也一起書寫。」周夢湘的「生命故事寫作坊」持續開課,和學員們保持定期聚會,成為彼此可以分享及共同書寫的好朋友。
 
周夢湘心中充滿了感謝,「我們一起學到尊重和慈愛,這些善能量的傳遞,就好像一個人噴了香水,旁邊的人也會滿身芳香。」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8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