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美學】
你願意被救回來變植物人嗎?
文 許禮安醫師(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圖 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在安寧療護演講現場,我經常問學員,「假如你發生車禍被送去急救,但救回來會變成植物人,想要這樣被救活的人請舉手?」
很神奇的是,多年來,這個問題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舉手!
你想要被救回來變植物人嗎?
然而,在急診室的醫療現場,當主治醫師詢問家屬的意見時,絕大多數家屬都回答,「當然要救啊!」甚至還會說,「救回來就算是變成植物人,至少我們每天還可以看到他兩次!」我對學員開玩笑說,「等到變成植物人之後,可能兩個月都來不了一次!」
人稱「堅叔」的黃勝堅醫師,是腦神經外科醫師,很會講故事。他演講時說,「以我的專業可以判斷這位病人腦手術後最好的狀況,我會問家屬:假如手術後最好只能變成植物人,請問你們還要搶救到底嗎?」家屬會說,「騙肖仔(閩南語)!醫師哪能見死不救!」
堅叔就問,「請問救回來是你要照顧嗎?」結果這位「嗆聲」的家屬當場閉嘴!果然是「不用出錢出力的人,講話都最大聲!」我因此學到:以後召開家庭會議時,須先對在場的家屬聲明,「凡不用出醫藥費(出錢)和負責照顧(出力)的人,沒資格發表意見!」
假如有機會問這些家屬,「如果換成是你,你願意像這樣繼續活著嗎?」我猜他們和讀者(你)一樣,都會趕快說,「我才不要!」這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是要看你的身分是病人或家屬:身為病人,都希望不要像這樣活著;但身為家屬,就算親人變植物人,至少還活著,而不是生死兩茫茫。
我後來發現一個真理,「家屬的需求和病人剛好相反!末期病人(和你一樣)都希望不要繼續受折磨,家屬卻希望和親人永遠常相左右;然後,醫護人員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家屬對末期病人多數暴力和霸凌的共犯與幫兇!」
你簽好免費的「預立意願書」了嗎?
我演講「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和「病人自主權利法」時,會問學員,「你簽了嗎?已經簽署那張施行二十多年來,免費的『預立意願書』的人請舉手?」通常都是「小貓兩、三隻」,且經常有許多學員面面相覷,可能根本沒聽過,八成心裡想著,「那是什麼東西啊?」尤其是對醫護人員演講時,我會接著說,「你自己都沒簽『預立意願書』,怎麼好意思叫別人簽署呢?」柯文哲醫師說,「人只有兩種死法:一種是有插管,一種是沒插管。」我就模仿他說,「人只有兩種死法:一種是有準備,一種是沒準備。」

吳佩曄
創作理念:透過參加喪禮的過程刻畫替親人送別的心情。
醫界現在不成文的認定:如果你沒簽署「預立意願書」,將來不管病情再怎樣末期,都一律插管!我「有準備」,早就已經簽署好「預立意願書」,註記到健保IC 卡,希望將來的下場是「沒插管」。
如果你連免費的法律文件都不知或懶得簽署,這是「沒準備」,你將來的結局當然就是「有插管」!我演講「生死學與生命關懷」時,會問學員,「已經寫好遺囑的人請舉手?」同樣是極少數。
我會接著說,「自己沒寫好遺囑,你怎麼有資格教末期病人和家屬:面對死亡、接受死亡,做好死亡準備呢?」有大學生寫成「遺書」,我會澄清:正式名稱是「遺囑」,通常是要自殺之前寫的才叫「遺書」,名稱弄錯會被誤以為你要去做傻事!
我在母校高雄醫學大學當兼任講師已過十年,目前開設「生死學與生命關懷」通識選修課程,第二週的前測題目是:「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三個月,你會優先去做哪三件事?」我感慨的說,「最該演習的死亡,卻死都不肯演習!」我認為,這個題目是強迫你要做「死亡演習或練習」。
我們偶爾都要做消防演習、防空(萬安)演習等。政府和台電都保證台灣不會有核災,可是某個國境之南的公立醫院卻在做核災演習?我感嘆的說,「明明每個人的死亡率都是百分之百!(閩南語叫做「穩死的」!)請問你有沒有做過死亡演習呢?這個世界真的是非常顛倒啊!」
想要這種安詳辭世的人舉手?
我沒有洩漏病人的病歷和祕密,「李老先生,九十七歲男性」,以下這段是根據《維基百科》:「八十八歲確診罹患大腸癌二期,手術切除約二十五公分結腸。手術後出現肺部積水、持續發燒。九十歲進行椎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創世界最高齡紀錄,全身血管支架已達十二支。九十五歲不慎在臥室跌倒,導致右側眉骨上方遭碰撞,鼻腔內側出血,腦部微小出血(中風)。二○二○年二月八日晚間在寓所飲用牛奶時不慎嗆咳,導致呼吸困難,之後被送往醫院,發現肺部有浸潤現象並引發吸入性肺炎,插管、接呼吸器,住院近半年間反覆感染,於七月三十日晚間七時二十四分因敗血性休克與多重器官衰竭在醫院過世,新聞一面倒的聲稱『安詳辭世』。」
從二月上旬插管、接呼吸器,在加護病房苦撐將近半年,直到七月底才死,這樣還能叫做「安詳辭世」嗎?我在那之後演講「安寧療護」時,會問大家,「給你插管、接呼吸器,痛苦撐著半年才死,然後說你是『安詳辭世』,現場有人想要這種『安詳辭世』的請舉手?」這個問題同樣到現在為止,沒有半個人舉手!
我不客氣的說,「台灣媒體和記者的無知,搞到社會大眾都無知!」當時新聞一出,台灣安寧界「炸鍋」!他之前生病住院那麼多次,難道都沒有主治醫師跟他討論過插管急救嗎?
我去長照機構演講時,經常提問,「假如你將來吞嚥困難,你想要被插著鼻胃管灌牛奶嗎?」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說不要,願意被插鼻胃管的只有「小貓兩、三隻」。我會繼續說,「明明大家都不想要這樣被對待,請問為什麼醫院和機構有那麼多病人和老人,都被插著鼻胃管一直灌牛奶,甚至被灌到長命百歲呢?」因為都是家屬說,「你給他插下去就對了!」甚至說,「我都是為他好!」這些病人和老人,假如你問他,他應該和你一樣不願意被插鼻胃管!
我對年輕醫護人員演講時會語重心長的說,「我們身為醫護人員,是因為有病人,才需要存在。假如不能為病人挺身而出,去對抗家屬要求對病人插管的命令,請問憑什麼自認為你有繼續存在的資格呢?」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