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全台首例推動幸福終活行動 -《晚美人生大調查》記者會

採訪撰文/吳秋瓊
 
蓮花基金會於一月十七日舉行「晚美人生大調查發布暨幸福終活倡議行動」記者會,推動幸福終活理念。
 
《晚美人生大調查》,是針對台灣中高齡(五十至九十多歲)族群,對於樂活準備(生理、心理、人際、靈性、經濟及老年友善環境六大構面)與終活準備(著重在DNR/AD 與遺囑之預立)的調查問卷,並探討影響DNR/AD 簽署率的相關因素,可完整呈現台灣中高齡族群樂活與終活現況。
 
三千二百一十七筆有效樣本調查結果顯示,「樂活準備」中以生理與經濟構面達成度最高(分別為五九%與五四‧ 六%),人際構面僅有二五‧ 一%,明顯需要加強。根據研究發現,有良好人際互動的長者,更傾向進行「終活準備」,由此可見社交參與是推動「終活準備」的契機。
 
在「終活準備」方面,雖然有九成受訪者認同「自然死」理念,實際行動卻明顯不足,僅一五%完成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簽署,預立醫囑比例也僅有一二%,顯見民眾對於這兩項政策,仍然抱持「沒有迫切性」的觀望態度,未來仍需加強宣導與釋疑。
 
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出席《晚美人生大調查》記者會。

多方肯定,共同倡議幸福終活

記者發布會中,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高度肯定此份調查,並表示「政策需要以科學數據為基礎提供方向,這次調查是一個重要的里程,因為二○二五年長照3.0 照護對象更全面,深入機構、社區和家庭,期以提升全國的安寧療護服務。」
 
邱泰源部長(左)、蓮花基金會黃宗正董事長(中)與新北市社會局許秀能副局長(右),分別貼上「幸福終活」和「人際」指標,為幸福終活行動倡議。
邱部長也特別提及,他自年輕時便與蓮花基金會陳榮基榮譽董事長攜手推動台灣安寧療護政策,肯定基金會結合醫療與宗教力量,對於臨終關懷的發展貢獻良多。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程劭儀表示,截至目前,台灣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的民眾約九萬五千人,去年起,政府針對特殊族群大力推動免費的預立醫療決定簽署,成功新增了二萬名簽署者,顯示出台灣在安寧療護領域的政策規畫與推動逐漸看到成效,同時預立醫療決定(AD)的政策推動也領先國際。然而,程理事長也指出,雖然成果值得肯定,但預立醫療決定的普及性及民眾參與程度,仍存在改善空間。
 
為「幸福終活行動倡議」,記者會現場還設計象徵幸福終活的大樹,邀請邱部長和各政府機關代表,將「生理、心理、人際、友善環境、經濟、靈性」等六大構面的幸福終活指標貼上,共同以行動來倡議幸福終活的重要性。由於《晚美人生大調查》受到安寧療護、社政與衛政單位的關注與重視,記者會當天紛紛派代表出席,特別是安寧療護相關醫院與團體代表,以行動相挺,讓記者會場面就像安寧同學會般溫馨。

四項具體政策建議

根據《晚美人生大調查》調查結果,蓮花基金會也提出了四項具體政策建議,為推動台灣超高齡社會的「樂活」與「終活」,提供明確的實踐方向。
 
第一,強化社交參與:推廣讀書會、志工服務等活動,提供中高齡族群社交參與的機會,從而增加「終活準備」的觀念。
 
第二,推動終活教育:藉由課程與活動的設計,減少因資訊不足導致的行動障礙。例如預立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與AD(預立醫療決定)、遺囑等相關課程,提高民眾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第三,關注性別差異:針對男性在DNR/AD 簽署比例比女性低,女性在遺囑簽署比例比男性低的現況,提供更完善的推廣教育與支持措施。
 
第四,完善樂活實踐:民眾更重視健康養生(生理面)與累積財富(經濟面),相對忽略人際、心理、靈性與老年友善環境等四構面,應藉由活動設計,吸引中高齡族群積極參與,從而提升民眾對相關構面的重視程度。
 
面對多家媒體訪問,黃宗正董事長強調,蓮花基金會自一九九四年成立以來,致力推廣安寧療護與靈性關懷,歷年舉辦「臨床佛教宗教師暨靈性關懷員」培訓課程,目前已有三十六位宗教師、數十位靈性關懷員服務於全國四十七家醫院的安寧病房。
 
未來,蓮花基金會也將持續以「幸福終活」為核心理念,致力於推動「從樂活到終活」的幸福社會,期使每位長者得以圓滿無憾的走完人生旅程。
 
各界嘉賓共同支持幸福終活行動倡議記者會。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80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