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陪伴】
安寧陪伴:生命最後的溫柔守護
口述 中含法師,採訪撰文 陳盈霖
在醫院的安寧病房,去年正式成為臨床佛教宗教師的中含法師,就像一位站在生命轉角處的守望者。他的足跡,乘載著生命的故事與哀傷;他的守護,替臨終病患在愛中找到安息,讓留在世上的親人找到平靜與溫暖。
「安寧陪伴」之路並不容易,卻充滿慈悲與使命。「讓病人與家屬感受到愛」,是法師堅守前行的力量泉源,也是對生命的莊嚴承諾。
安寧願力:堅守與初衷
目前在頭份為恭醫院安寧病房服務的中含法師,今年七月也會到衛服部台中醫院服務,與安寧照護的緣分始於二十多年前。「那時接觸蓮花基金會,參加新竹、台北舉辦的巡迴課程,爾後因生活忙碌中斷學習。」直到五、六年前母親住進安寧病房,才又喚醒那份初心。
「我母親的宗教師,正是當年一起上課的學長慈廣法師。」那段日子裡,中含法師的母親在醫護團隊和宗教師的照護陪伴與祝福聲中, 安詳走向佛陀淨土。
體會生命最後一哩路能被善待是一種莫大福報,他重燃安寧照護的決心。二○一九年,他再次參加蓮花基金會安寧照護培訓,不料初階課程完成後即爆發新冠肺炎疫情, 使原本兩年的培訓延長至四年,去年才順利取得臨床宗教師資格,他笑言自己是「安寧新鮮人」。
中含法師說,督導普安法師在培訓時告訴他們:「如果用陪伴的心,安寧之路可以很長遠,若僅視為一份工作,這條路會變得狹隘。」這句話是他心中的明燈, 指引自己將安寧照護視為終身志業。
「人生很奇妙」法師笑著說, 「出家前,我對死亡與出家人有很深地恐懼。」二十四歲時,因父親接觸佛教的因緣,他也開始接觸佛法,被師父與法師們無私的付出深深感動。二十六歲那年, 懷著幫助眾生的初衷剃度出家, 並攻讀大學與研究所,將佛法與學術結合,深入實踐安寧照護。

生與死的對話:接納與釋然
當醫療技術無法挽回病情時,病患、家屬只能與「命運」直球對決,生命的無常不再是抽象的紙上談兵,而是觸手可及的現實。
這場直球對決中,「安寧照護」扮演患者與家屬最佳守門員。面對仍有溝通能力的病患,中含法師會以開放式提問,慢慢打開他們心扉。「我可能會問他們:『住進安寧病房後,身體感覺有什麼不同?』」他以同理心傾聽,肯定病患面對病情的勇氣,接著進一步引導「是否做好心理準備?」
若病患能坦然面對自己,中含法師會探尋他們的信仰及對往生後的期望。有佛教信仰者,指引他們體會「信、願、行」的力量,幫助他們專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力。病人彌留之際,則會在他們耳際輕聲引導:「回憶自己說過,想到西方淨土的願望」,最後一刻協助他們安心地邁向下一段旅程。
面對病患家屬,他同樣以引導方式,幫助他們理解病患身體上的變化,與即將來到的必然。他坦言,有時理智上已做好準備,但當真正告別的那一刻,情感上的悲傷仍需陪伴與支持。
帶著溫度的安寧之路
每一次與生命的告別,中含法師心中總有滿滿的震撼與愛。
他分享培訓期間關懷的其中一位病患,是一位沈默寡言的父親,三個孩子與他感情深厚,尤其是大女兒,不敢面對深愛的父親即將離去的事實而陷入深深地哀傷。「我試著透過她的弟弟安慰她:『爸爸只是先到天家,我們終會重逢。』」
這位父親彌留時,中含法師帶著同為基督教徒的太太輕唱「相約在主裡」,熟悉溫暖的旋律流淌病房中,氣氛溫馨祥和,一位護理師忍不住流下感動的淚水。
傍晚時分,家屬們圍繞父親身旁,法師引導他們完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四道人生,大家再次唱起「相約在主裡」。大女兒最終釋懷,微笑地握住父親的手:「爸爸,您只是先去天國布置新家,我們都很愛您。」這位父親當晚安詳離世,中含法師與護理師護送病患至電梯口,合掌鞠躬送行。
他還記得另一位病患,生命的尾聲仍牽掛女兒的未來。他輕聲引導病患將焦慮轉化為祝福,祈願女兒幸福。「她最後用力點了三次頭,安詳離去。」
今年端午節前,一位住院僅一周的病患,虛弱地表達對死亡的恐懼,「我怕那一口氣上不來。」中含法師替他在病床前掛上阿彌陀佛畫像,送他一串念珠,引導他誦念佛號,病患逐漸平靜。當天下午,法師至病房送上香包提前慶祝端午節, 那位病患帶著虛弱笑容靠近法師希望合影。數日後意識識逐漸模糊,握著念珠的手卻未曾放開。
靜默撫慰生命告別時
「身為佛教宗教師,我常在病房中見證生命的脆弱」中含法師說, 不少病患與家屬初次見到他們,常會帶著對死亡的恐懼而心生戒備, 他用靜默的陪伴與關懷,慢慢化解這道隔閡。
猶記一位太太,天天守在病重丈夫床邊流淚。中含法師默默地坐在她身邊,握著她的手,心中默念聖號。有一天再去病房時,那位太太突然對他說「謝謝您每天陪伴我。」她還向法師分享,前一晚丈夫讓她坐在床上,兩人靜靜相擁三十分鐘。「無聲的擁抱,是最美好的告別。」
有時,法師也會用幽默自嘲的方式緩和病房氣氛。某次探訪一位平日寡言的病患時,無意間發現她因醫師的風趣話語露出難得的笑容, 於是故作俏皮地說:「其實我是佛教界的林志玲。」病患聞言忍俊不住。這些笑語,為這位病患在最後時光注入一抹溫暖的力量。
每一個安寧病房,上演著一場場生命的送行。中含法師用手心的溫度傳遞安慰,用溫柔的陪伴融化不安,用堅定的信念守護尊嚴,用佛法的慈悲灌注力量。每一份離別, 都充滿愛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