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電影教會我們的生死大事

專題企畫/編輯部
採訪撰文/吳立萍
 

電影模擬了一種情境、一個具體故事,
將每個人深埋心底、不願輕易啟口的哀傷,
藉由影片角色人物的悲喜,照見某些面向的自己。
 
在疫情嚴峻的時刻,
跟著親子教養作家、諮商心理師、生命教育者等不同領域專家的視角,
一起透過線上影音探索內心,從電影看生死。

記憶就是永恆的存在
親子教養作家 李偉文

印度貧民窟有一對小兄弟,住家附近開了一間高級披薩店,他們想吃披薩卻沒錢買。阿嬤看著宣傳單上的照片,依樣畫葫蘆做了披薩,小兄弟覺得不像,於是撿煤炭賺零用錢,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可以買披薩,卻因為穿著破舊被店員趕出來。回到家裡,小兄弟意外聽到阿嬤驟世的消息……
 
「為什麼阿嬤會死?」今年初,山上部落小學舉辦《披薩的滋味》電影欣賞會,六個小組的孩子們不約而同提出相同問題。
 
「不管親人離開這個世界,或到遠地工作不常見面,只要我們常想到對方,他就會活在我們心裡,永遠陪伴我們。」那天的導讀者李偉文,他是牙醫師,也是親子教養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要回應孩子們的問題,他坦言十分意外,因為電影主要探討印度貧富差距問題,阿嬤過世只是其中簡短片段,沒想到竟然引起這麼多小朋友注意。
 
與主辦單位深談之後,他了解,原來部落孩子幾乎都是隔代教養,影片中阿嬤的死才會引起共同關注。

帶孩子從知識面探討

「電影和原著各有所長,文字可以描述得非常細膩,電影則將很多細節化為場景,讓觀眾很快進入情境,深入議題。」李偉文有一對雙胞胎女兒AB寶,他從孩子讀國小開始,經常挑選適合親子觀看的電影一起欣賞。也經常受各單位邀請,帶領親子電影導讀活動,探索「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之間最恰當的關係,其中包括生死議題。
 
不過他坦言,引導孩子討論生死議題必須謹慎,一般人沒受過心理諮商或教育輔導的專業訓練,最好不要特別討論,以免引發孩子的恐懼心理。
 
他以自己為例,在引導孩子觀看《點燃生命之海》、《潛水鐘與蝴蝶》等觸碰生死的電影,所談的內容較偏向知識性,比如安樂死,討論人應該可以怎麼好好死去,或環保葬等環境保護議題,也會趁機告訴孩子,自己對身後事的想法。此外,一起看《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時,他也是以知識角度和孩子談論對每一種行業的尊重。

所愛的親人活在心裡

如果從心靈層面對孩子談生死,《可可夜總會》是他最推薦的電影之一。這是一部可愛的動畫片,以墨西哥傳統的亡靈節為背景,在一年一度的節日裡,人們會請過世的祖先回來團聚,沒有恐怖哀傷氣氛,只有無比的溫馨快樂。
 
主角小男孩喜歡音樂,想去參加比賽,但是家人因為祖先追尋音樂之夢拋棄家庭最後喪命,對於這件事始終無法釋懷,因此說什麼都不讓他碰音樂。在一連串的波折之後,祖先化解了和家人的誤會,小男孩也因此得到祝福,展開他的音樂之旅。
 
李偉文經常在宗教博物館等許多活動場合導讀這部電影,「在墨西哥人的傳統觀念裡,如果過世後還被在世的親人記憶,哪怕只有一個人記得,他就依然存在,只不過是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那裡依然有歡笑和幸福;但是如果大家都忘記他,那麼就真的永遠消失了。我會告訴孩子們,過世的親人活在我們心裡,我們會記得他的好,死亡並不是終點。」
 
李偉文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作品,指出中西方都有類似的觀念,包括近代作家張愛玲、朱天文,都曾在作品裡傳達人的多次死亡——「當你被記得,你就活著,被忘記就死亡;當你又被回憶,你又活著,這個過程反反覆覆,直到連記得你的人都不在了,那就是真的死亡了。」
 
台中新成國小電影導讀,學生分組討論提問。(圖/李偉文提供)

好好告別的儀式

在新竹影像博物館主辦的活動中,李偉文受邀為親子導讀《小路與我的祕密驛站》。這是一部日本電影——
 
小女孩被同學霸凌,十分寂寞,唯一朋友是一隻名叫「小路」的小狗。有一天下課回家,家人告知小路已被車撞死,她無法接受沒有親眼看見的事實,一直相信小路還活著。
 
後來,她遇見一位開咖啡店的爺爺,雖然喪子幾十年,爺爺仍無法相信當年還是中學生的孩子意外死亡。一股強烈希望再次看見所愛對象的信念,他們終於見到小路和爺爺的孩子一起玩耍的畫面,彼此度過溫馨的時刻,完成最後的告別。
 
「在華人傳統喪葬習俗中,人死後有七個『七』,每一個『七』都是讓在世的人能逐漸接受親人死亡的事實。」李偉文表示,包括告別式等傳統習俗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除了表面的儀式,我們應了解更深層的內在,和親人好好告別,接受他離開的事實,然後帶著他的愛繼續未來的生活。

將生命擴大到環境之愛

電影在某些程度上反映現實人生,而人到中年時看望自己的下半輩子,《積存時間的生活》可說是李偉文的心情寫照。
 
日本建築師津端先生和妻子退休後過著恬適的田園生活,導演在津端先生在世的最後兩年開始記錄他們的日常,夫婦倆生活簡單,所用物品寧可選擇質料較好的,因為他們不希望東西只用幾次就損壞;如果物命可以延續百年,流傳給下一代使用,才是對土地及環境友善的做法……
 
除了表面儀式,我們應和親人好好告別,然後帶著他的愛繼續未來的生活。(圖/Jackson-David)
一直到津端先生過世,太太英子仍一貫維持簡樸的生活,也曾經來台灣分享她對生命的看法,這部紀錄片引起很大迴響。
 
七年前,李偉文和一群各行各業的好友在台南購地,展開「蝸居」計畫;原本打算蓋一棟符合環保訴求的公寓,退休後一起共同生活,並發揮所長服務當地。這個構想後來在國內許多地方遍地開花,出現不少類似概念的共居社區。
 
「我們的設計圖已經出來了,但現階段還不急著實現,因為我們的願望愈來愈大,現在的想法是推廣可以使用百年的住宅,目前正在積極倡議中。」李偉文希望透過電影,讓大眾看見個人的生死觀可以擴大到對環境的愛,為後世留下有形與無形的珍寶,在有限的時間裡作無限的延伸。
 

觀影是一種自我覺察
諮商心理師 黃柏威

年輕女孩罹患末期癌症,生命逐漸走向終點。她認識了一個因疾病失去一隻腳的男孩,兩個不完美的人生,想法很不同,男孩害怕死後沒有人記得,想做些什麼事讓人能夠記憶;女孩則是擔心死後親愛的人無法承受,不敢表達真愛……
 
「每一個人都會死,肉體消失是必然,因為我們看待生命的角度不同,會反映出不一樣的生命價值觀。生命有限,然而青少年凝視死亡的青春,是在有限生命中的更有限。」黃柏威是國立陽明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初和心理諮商所兼任諮商心理師,以電影《生命中的美好缺憾》與青年學子談論生死。

凝視死亡的青春

黃柏威參與陽明大學諮商中心「山腰電影院」的選片及導讀活動,至今邁入第十八年,活動在每學期的週三晚間舉辦,學員有大學生也有一般民眾,探討的主題以親情、愛情等人際關係為主。二○一八年十二月他受政大哲學系邀請,分享兩小時的電影欣賞會,以生死觀為探討主題。
 
「每一個人因為不同的成長背景,以及所處的環境各異,看待事情會有不同的觀點。」黃柏威分享,去年他選擇國片《消失的情人節》在「山腰電影院」播放。
 
一場遊覽車意外事故奪走了男孩的父母,重傷住院的男孩認識了隔壁病床的女孩。出院前,女孩不斷鼓勵男孩,讓他對生活有了期待。
 
男主角長大後,因緣際會比別人多出一天。這一天,全世界都是靜止的,只有他一個人可以行動。於是,他去找童年認識的女孩,帶著她四處拍照留念度過這一天……
 
黃柏威表示,「觀看電影之後的討論明顯分為兩派,年輕世代覺得男主角是恐怖情人,年長的觀者則認為好浪漫。任何觀點都沒有對錯,透過討論分享,讓彼此知道對方的想法,可以培養同理心。」

華人含蓄面對死亡

探討華人看待死亡的態度,《別告訴她》是他最推薦的電影之一,這部電影由美國華裔導演改編個人經歷。
 
二十幾歲的女主角從小與祖母感情很好,後來她跟著父母到美國成長、求學。有一天,父母說要回中國上海看望祖母,女孩感到不對勁,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祖母癌症末期時日不多。
 
她偷偷訂了機票到上海,想陪伴祖母度過最後的時光。她謹守家人的告誡,千萬不可以讓祖母知道病情,他們還藉由舉辦一場假婚禮,號召親戚回來見長輩最後一面……
 
黃柏威表示,「電影沒有交代祖母是否知道自己的病情,但她可能是知道的,卻也是什麼都沒有說。它反映出華人認為死亡是禁忌,許多人總是避而不談,又因為不想讓家人擔心,以含蓄處理的方式面對死亡。」

進入別人的故事

「透過電影可以讓觀者進入別人的故事,因為它給我們一個很具體的事件可以談論;大部分的人在面對不熟悉的對象時,不太願意說自己的事。」黃柏威表示,尤其是沉重的歷史悲劇,透過電影更能讓人感同身受。
 
《索爾之子》描述二次大戰期間猶太人的苦難,主角索爾被迫在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毒氣室工作,每天都要清運成山成堆的受害者遺體,最後他也會以同樣的方式被處死。
 
在不知道死亡何時到來的某一天,他看見在毒氣室中殘存一絲氣息的少年,被前來檢查的納粹軍官用手悶死,他決定違反規定幫少年舉行正式葬禮……
 
「電影並沒有交代少年是否是索爾的兒子,但這顯然不是最重要的,人的生命有限,我們都知道有一天終將結束,但是我們也都要找尋生命的價值,做有意義的事。」黃柏威為主角的舉動下了註解。
 
黃柏威認為,透過電影可以讓觀者進入別人的故事,因為它給我們一個很具體的事件可以談論。(圖/黃柏威提供)

透過影片自我覺察與療癒

去年黃柏威的岳父過世後,他和妻子帶孩子在電影院觀賞《小王子》動畫片,當看到一幕告別的情節時,妻子忍不住落淚,「也許很多時候我們不想麻煩其他親友陪伴,透過看電影可以自我療癒,因為會感受到有人懂我的悲傷。」
 
關於喪親哀傷的自我療癒電影,黃柏威推薦《聖雅各的天空》。
 
來自不同國度的旅人踏上「聖雅各之路」,這是基督教的三大朝聖地之一,從法國庇里牛斯山腳延伸到西班牙聖雅各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之間的古道,全長八百公里。影片記錄的旅人當中,一名婦人在短時間內同時面臨丈夫和兒子過世,哀痛逾恆的她決定收拾起悲傷,踏上聖雅各之路……
 
我們都知道有一天生命終將結束,但也都在找尋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圖/Devin-Avery)
 
另一名長者前一年來過聖雅各之路,途經一座破舊小教堂時,神父及許多旅人一起為長者當時生病的孫女祈福。後來孫女過世,長者帶著女婿再度踏上聖雅各之路,又再次經過這座小教堂,並和女婿分享之前來教堂時,工作人員告訴他教堂的破舊樣貌,其實是經過整修後的樣子。
 
「當陽光從教堂屋頂上的破洞照射進來時,我非常感動,我們的人生就是不斷的在經歷破碎,但還是可以從中得到安慰。」黃柏威有感而發。
 
以日本茶道為背景的《日日是好日》,也是他相當推薦的自我療癒電影之一。這部電影描述一名大學剛畢業的女孩,從年輕到中年的人生經歷,「其實她的生活就和茶一樣雲淡風輕,雖然經歷就業、失戀、父親過世,但這不就是每一個人的人生嗎?它反映出茶道傳遞給我們看待人生的態度,悲傷的時候就悲傷,開心的時候就開心,認真體驗當下的每一個時刻,面對生活帶來的所有挑戰。」
 
黃柏威表示,除了電影以外,許多影集也很值得一看,例如最近播出的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主角藉由整理亡者的遺物,發現他們身後未能傳遞出去的訊息,將悲傷記憶轉化為感人回憶,令人十分感動。
 
「有專業人員導讀電影,可以更豐富我們的覺察,但是在有許多人的場合裡,每一個人的心理準備狀況不同,有些深層的討論也許沒有辦法進行。其實不論有沒有進行共同討論,每一個人最終都是要回歸到自我覺察,和自己對話。」他表示,受疫情影響,大家都盡量減少面對面接觸的此刻,觀看優質影片進行自我覺察,的確是一個真實面對自我的最好時機。
 

一堂用心觀看的生死體驗課
生命教育者 羅耀明

一名燈塔管理員,過世前委託律師將三份遺書和遺物交給三個人。遺物看起來微不足道:一朵乾掉的花、一個海螺殼,以及金額不多的現金。三人都曾在不經意中幫助過他,卻完全不記得這麼小的事,甚至不認識這名當事人,直到打開了遺書,才終於明瞭事情的原委。
 
長年投入生命教育的羅耀明老師,以觀看影片方式帶領學員進入情境探討生死。觀看《遺產小故事》,羅耀明請學員帶自己最珍惜的親友遺物來到課堂,有的帶了項鍊、石頭、書、筆記本、照片,甚至穿著亡夫的衣服……這些都是摯
愛的逝者留給每一個人的連結物。然後,由學員向大家說說遺物與逝者的故事——
 
一位高中老師帶來一把破舊雨傘,她的母親是勤儉的客家人,東西用到很舊也捨不得丟。母親過世時她未能見上一面,悲傷和痛苦伴隨了一、二十年,直到在工作坊的課堂上透過書寫和分享,內心的壓抑終於找到釋放的出口。

從劇情探討生死觀

「根據專家研究,如果只是從文字和知識單向傳授生死教育,容易讓人恐懼、焦慮,反而會產生逃避面對死亡的心理。透過觀看電影,藉由彼此討論分享,比較能達到學習的效果。」羅耀明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博士,早年曾參與生命教育協會,後來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南華大學終身學習學院、心靈工坊、以及台灣正念工坊開設生命教育課程與工作坊,也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授課。
 
課程內容包括死亡觀的探討、學習醫療及喪葬相關知識,以及體驗式的生死教育活動等。在不同的主題課程前都會放映與課程主題相關的電影片段讓學員觀賞,藉此帶入主題進行討論。
 
例如,電影《末代武士》描述日本最後一位武士勝元,他是天皇的老師,因為受佞臣分化誣害,天皇派出軍隊前往他駐守的村落進行殲滅,最後勝元切腹自殺。湯姆克魯斯飾演一直守在勝元身邊的西洋教官,劇中,天皇詢問他勝元是如何死的?他回答,「我只想告訴你,他是怎麼活著的。」勝元切腹時,看到眼前櫻花落下,只說了一句:「perfect!」他一生盡心扮演武士的角色,臨死前的生命是完美的,在最燦爛時走向終章,無懼無憾。
 
模擬對病人提供溫暖碰觸,藉此留下美好的相(記憶)。(圖/羅耀明提供)
 
《今天暫時停止》是一部輕鬆的喜劇片,描述一位氣象播報員被派到小鎮報導一年一度的土撥鼠節活動,意外陷入無止盡的輪迴中。每天早上醒來發現竟然都是同一天,他沮喪之餘開始放縱自己,搶銀行、飆車,壞事做盡,最後自殺結束這一切,但沒想到死後同一天依然不斷重複……
 
後來女友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一件事情的好與壞,在於你怎麼看待它。於是他學習新的事物,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有一天他看見一位年老的遊民在他眼前猝死,他想盡各種辦法幫他逃離死神魔掌;最後,他無力回天,鬆手臣服望向天空,接納死亡的事實,而他不斷循環的同一天終於結束。
 
羅耀明表示,「看完電影的精華片段後,大家分享彼此的生死觀,不加以評論,因為不同民族及個人生長環境不同,對生死都有不一樣的觀點。就像這部電影討論的生死輪迴,我們是不是經常覺得每一天都過著不斷重複的生活,不斷重複的人際互動呢?有沒有用珍惜的心態面對人生?這些都是課堂上讓大家討論的主題。」

直視最恐懼的原因

在引導大家探索生死觀之後,接下來的課程從醫學、法律、宗教等不同面向探討死亡的定義,並帶出什麼是生命的最基本單位。
 
以《美夢成真》為例,主角安妮因為接連的意外失去了孩子和丈夫, 她不斷自責, 認為自己沒有照顧好家人,導致悲劇發生,因此在悲痛之餘選擇自殺結束生命。丈夫身處在美妙的天堂,看見落入地獄的太太,決定冒險去救她……
 
「從佛教觀點來看,同樣都是死亡,一個在天堂,一個卻在地獄,關鍵就在一念之間。」羅耀明從十八歲開始練習「死隨念」,至今將近三十年,時時刻刻把死亡放在心上,做好死亡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心理準備。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都有類似的觀點,例如在禱告時,想像死後在神的面前接受審判,檢視自己是否走在真理的道路上。
 
模擬病人彌留時的臨終關懷。(圖/羅明耀提供)
 
他再從衛福部的統計數字帶大家認識「死亡時鐘」——每天的每分鐘都有人死於不同疾病,死亡離我們並不遙遠,「很多人因為害怕所以乾脆不去想,或刻意讓自己不要回憶親友逝去的經歷。不要壓抑死亡恐懼,才可能看到死亡恐懼的是什麼。」
 
除了透過電影提供的情境談生死,為了讓觀者以較輕鬆的方式進入課程主題,羅耀明也邀請有死亡焦慮的學員透過呼吸法,慢慢沉澱思考或書寫,釐清自己害怕的到底是什麼?是病痛折磨等生理上的痛苦?還是人生有未盡之事等心理焦慮?進一步再學習善終權、器官捐贈等知識與相關規定,以及如何預立醫囑和遺囑等,以實用的知識讓自己能夠先做好準備,從根本來消除身心恐懼。
 
在《多桑的待辦事項》中,導演記錄癌末父親如何在生前規畫他想做的事,包括帶母親和妻子一起旅遊,以及決定未來身後的處理方式。由於從病後到往生的過程都是真實記錄,特別感動人心。「很多人平常不會感覺預立醫囑和遺囑的迫切性,但在觀看這部電影後,情感被帶入情境,引起很大回響,開始認真思考將預立醫囑和遺囑化為行動。」
 
天堂或地獄,往往在一念之間。(圖/Ava-Sol)

角色扮演及互動

如同電影《與神同行》,劇中角色以往生者角度看生死,羅耀明也讓學員透過角色扮演方式,有機會假設自己是喪親者、臨終者或往生者,從不同的角色身分看待死亡,會有不一樣的體悟。
 
在實體課程外,羅耀明也規畫線上課程,並與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在社區推動「死亡咖啡館」桌遊活動,透過輕鬆方式引導大家認識及建立正確的生死觀。不論實體或線上課程,他都會讓學員有互動交流的機會,「互動是非常重要的過程,正在面臨喪親之痛的人,如果希望以觀看相關電影的方式抒解情緒,可以找親友一起看,共同討論觀後心得,避免把悲傷的情緒悶在心裡。」
 
羅耀明強調,交流的對象需要是安全的人,也就是對方是願意傾聽,允許悲傷情緒且不會妄加評論的人。彼此傾聽與分享的過程,有助於情感表達,也可增加支持的力量。或許還會發現,原來世界上還有許多與我處境相同的人,有助於我們的悲傷得到理解與釋放。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65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