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

編輯室札記

文/編輯室
 

 

 又是歲末年初,回顧二○二二年,台灣迎來史上疫情高峰,大大限制了人們的社交生活。但是,以「實現善生善終的人間淨土」為願景的蓮花基金會,不僅成立了「台灣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中心(TCBCT)」,更突破空間場域限制,擴大舉辦「佛法與臨終關懷研討會」,吸引上千學員參與實體及線上直播課程,一齊為下一階段靈性關懷人員進入社區服務作準備。

 展望二○二三,作為創立「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的研究鼻祖、孕育「臨床佛教宗教師」養成的幕後推手,蓮花將繼續為促進民眾在地健康老化、坦然面對人生最後一哩路而努力,期待共創善生善終的人間淨土。

 面對親愛家人生病、往生,即使身為專業的醫療人員,同樣也是悲痛不捨。本期專題企畫「生死拔河,當醫者成為家屬」,專訪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高雄阮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劉宗瑀、長庚毒物實驗室兼任護理師譚敦慈,分享他們如何轉化喪親的遺憾與痛苦,化作對病人及家屬的大愛,為病人治病、為家屬療心,以同理心助生命最後一哩路圓滿無憾。

 「所謂的生死教育,是探索生命意義與死亡的教育。」本期「焦點人物」紀潔芳,多年來擔任蓮花基金會志工,她認為這一生最快樂、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教授生死教育課程、推廣生死教育、培訓生死教育種子教師。

 紀潔芳認為,生死教育是每個國民都應該具備的知識,不能等事情發生之後才去學習;其中,「溝通藝術」與「創造力」,是生死教育所要培養的基本能力;如何做到「好好的走」?一是「和解」,二是「滿願」,三則是「把握生命的意義」。

 「既然每個人都活得不一樣,照道理應該也會死得不一樣。」許禮安醫師在「生存美學」專欄中分享,安寧療護的目標和重點並不是「善終」,而是「善生」和「善別」——好好活著、好好告別。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1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