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了解「死」,才能踏實「活」
紀潔芳推廣「生死教育」 

採訪撰文/周美娟 圖/紀潔芳提供
 
紀潔芳個人小檔案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現為應用經濟研究所)
經歷
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教授兼圖書館館長、教育部第五屆生命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吳鳳科技大學教授兼國貿系系主任、陶行之生命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監事、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計畫共同主持人、2004年榮獲加拿大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On Personal Meaning協會終身奉獻獎……
 

 一九九九年,發生在台灣中部的九二一大地震,造成二千多人死亡、一萬多人受傷;二○○八年,中國大陸汶川大地震約有八萬多人喪生、數十萬災民處於傷慟恐懼之中……在這些重大震災後的生命重建工作中,都可見到紀潔芳積極奔走的身影。
 
 曾經,她每年多次赴香港、澳門及大陸二十多個城市協助培育生死教育種子教師,多年來她也一直擔任蓮花基金會志工;探問紀潔芳,這一生覺得最快樂、最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她毫不猶豫的回答,「教授生死教育課程,以及推廣生死教育!」她認為,了解生死,就是這世上讓人最踏實的事情。

親近佛法,深入「生死大事」

 出生在美滿溫馨的家庭裡,但自高中起,紀潔芳心中就常有疑問:一旦父母親離開人世,我們受得了嗎?他們會是什麼樣的走法?將到哪裡去?……
 
 大學時期,紀潔芳就讀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系,她笑說,自己當時並沒有特別考量,「考上哪裡就念哪裡。」但後來回想,考前最後一個月住在佛寺做衝刺準備,應是菩薩幫助她考上了一所「親近佛法」的學校,這也算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吧!
 
 從學士攻讀到碩士,再留校執教,九年多的時間裡,紀潔芳一直是中興大學智海學社(專研佛法及儒學之研究)的忠實社員。當時智海學社的指導老師是「雪廬老人」李炳南教授,親自為大專學生編寫及講授《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引領學生了解「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所傳授的淨土教化深深撼動了紀潔芳的心,她這才明白,「原來生死大事是可以經營規畫的,並有具體可行的方法實踐」。
 
 紀潔芳一邊研究經濟學、一邊學習佛法,並隨緣參與往生助念,不自覺中已踏上臨終關懷的大道。她認為,生死教育是每個國民的先備知能,不能等事情發生之後才去學習。
 
 所謂的生死教育, 紀潔芳說,是探索生命意義與死亡的教育,大家首先必須了解到:生死是一體,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如何好好的「走」,是每個人都要提前做好的準備。
 
 因紀潔芳主持父親、母親、伯父、姑媽、師長、朋友、甚至學生的往生助念,見到往生者正念分明,殊勝莊嚴,深為感動,對淨土法門生起無限信心,遂以臨終關懷為最重要的社會服務工作。

和解滿願,讓生命「好走」

 「生命意義的把握」、「臨終關懷」、「悲傷輔導」、「生之喜悅」、「溝通藝術與創造力」……這些都是紀潔芳開設生死教育課程重要的單元。其中,她認為「溝通藝術」與「創造力」,是生死教育中要培養的基本能力。如何做到「好好的走」?一是「和解」,二是「滿願」,三是「把握生命的意義」,紀潔芳舉了個案說明。
 
 某位七十多歲、罹患癌症的老太太對護士說,「媳婦自從跟我吵架後,就沒有再叫過我一聲媽媽,我死也不瞑目。」護士將這些話轉達給媳婦,卻得到委屈的回應,「我婆婆好兇喔! 每次都罵人, 我不去。」
 
「教授生死教育課程,以及推廣生死教育」是紀潔芳人生中最快樂、最有意義的事。
 護士勸這位媳婦,「妳的婆婆已經快要往生,再不去見她一面,恐怕就來不及了。」在護士的勸解下,媳婦還是到醫院去探望,但才剛到病房門口,躺在病床上的婆婆一看到她就賭氣轉過頭去,媳婦因此也一股氣上來,轉身就想走。
這時護士拉了媳婦一把,邊勸邊拉她進病房,當媳婦看見婆婆風燭殘年的身影,心裡一陣難過,不自覺就叫了一聲「媽媽」,但婆婆卻不理她。
 
 媳婦心想:「以前婆婆也很疼愛我,自己也有不懂事的地方,為什麼要跟老人家計較呢?」想到這裡,她忍不住流下眼淚大喊:「媽媽!對不起!」結果婆媳兩人抱頭痛哭,彼此和解了。
 
 當天晚上,婆婆平靜往生,隔天兒媳來向護士道謝,表示如果不是護士的努力,自己恐怕會一輩子生活在遺憾與陰影之下。由此可見和解與滿願的重要。
 
 至於「生命意義的把握」,紀潔芳舉了另一個個案。
 
 某位同事的父親得了肝癌,每天都要使用很大劑量的止痛藥,紀潔芳建議他用「生命回顧與生命回饋」來幫助父親,於是他選擇每天幫父親進行生命回顧,並且蒐集照片與信件,出版傳記記錄父親的一生,當成家族的傳家寶,分別珍藏在國家圖書館、祠堂,並分贈親友及家人。
 
 當父親捧著兒子用心製作的傳記,老淚縱橫的說「這輩子值得了!」奇妙的是,在生命回顧期間,他一顆止痛藥都不用吃——其實身體上的痛依然存在,只是他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生命故事上。
 
 故事說到這裡,紀潔芳感嘆說,生命不是長短的問題,而在於意義的有無。

從家庭到學校,與孩子談「死亡」

 當然,家庭與學校的生死教育也很重要。
 
 一九九五年紀潔芳在彰師大教書,那一年陸續有畢業的學生向她求救——「老師!我的學生車禍走了,我該怎麼安撫班上學生?」、「老師!我好心痛,我的學生自殺了……」這一連串的問題,讓她驚覺在師資培育與學校教育這一環,似乎少了「生死教育」這一塊,這也是紀潔芳開始專注於推廣生死教育的起源。
 
 孩子面臨父親或母親驟然離世,該不該讓他們了解事實?還是因為年紀太小,怕他們受不了而選擇隱瞞?紀潔芳認為,一旦對孩子撒了一個謊,就要用無數的謊去圓謊,不如讓孩子了解事實。但在這個過程中,大人們應該花更多心力去陪伴、安撫這個孩子。
紀潔芳喜歡用繪本及視聽媒體來幫助小朋友了解生死議題,像是《媽媽的臉》、《鞦韆、鞦韆飛起來》、《我的幸運日》、《毛弟再見》、《花婆婆》等,這些繪本都是相當好的生死教育教材。
 
 或許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還小,不需要太早接觸死亡這個議題。事實上,孩子也會碰到死亡事件,也許是祖父母的離開、寵物的死亡,甚至是父母親的早逝……必須讓孩子對於生死議題有基本的了解與認知。
 
 「現在學校在生死教育的方面,反而是比較不用擔心的。」紀潔芳表示,經過三十年的推展,多數大學幾乎都有關於「生命教育」的通識課程,提供學生或必修或選修,而殯葬學系、生死學系、護理學系等科系,大多列入必修專業課程;高中也有安排相關必修課程,小學與國中則是採取議題融入教學——這些都是生死教育專家們多年努力的成果。
 
 「雖然是機緣巧合下才念了農業經濟,但我對經濟學相當感興趣,也修得很扎實。」紀潔芳笑說,她後來到了彰師大教授經濟學課程,還曾調派至經濟部服務,增進經濟行政實務經驗,其中琢磨最多的是「福利經濟學」。
 
 所謂的「福利經濟學」,認為一個國家的人民是否幸福,取決標準不只是國民所得高低,還要專注在國民生活品質:社會成本減少,幸福指數提升(包含死亡品質)。若生活中充滿汙染及病痛,就算國民所得再高都沒有用。
 
 現在回過頭來看,紀潔芳過去所學的經濟學、行銷學,在日後都是她推廣生死學、生死教育最好的助緣,過去的點點滴滴,其實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一路走來,她領悟到,了解生死的意義不單是幫助自己或他人臨終安然,更是學習如何更好的「生活」著。唯有探索到生命的意義,人們才會好好的活、活出自我價值。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1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