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陪伴,與你同在

企畫/編輯部 採訪撰文/吳立萍
 
家人生命走到最後階段,
病榻旁的陪伴,是家屬最艱難的功課——
有人書寫、繪畫,記錄伴病的點點滴滴;
有人演講分享,慢慢梳理照顧壓力、療癒心境……
陪伴路上,他們沒有被擊垮,
反而將苦化為養分,娓娓道出照顧者心聲。
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
陪伴趁早、做好溝通,
及早為無憾人生做好準備。
 

不逃跑的陪伴

楊月娥/資深媒體人
 
圖/楊月娥提供
螢光幕前總是樂觀開朗的楊月娥,如初春和煦的暖陽,給人陽光且溫暖的印象,但現實生活中,她卻曾經歷媽媽癱瘓、小女兒血癌、妹妹中風……

漫漫長照之路

楊月娥的家,採光、通風良好,充滿正能量的朝氣,其實這是她特別為了母親尋覓的住所,內部空間無障礙設計一應具全。
 
母親全身癱瘓七年,楊月娥主動承擔照顧責任;然而,不只有母親需要照顧,小女兒小蓁突然發現罹患血癌,家中同時出現兩個病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很大的打擊。
 
癱瘓的母親有請看護幫忙,但女兒抗癌一年她全程照顧,除此之外,還有突然中風的公公、妹妹,一連串的意外接踵而至。她的長照之路長達十二年,卻沒有被擊垮,「很多朋友都覺得我很堅強、孝順,我只是沒有逃跑。可能是我的個性開朗,不會讓自己一直困在負面情緒裡。」
 
其實,她也曾自怨自艾,各種轉運的方法都嘗試過,還好佛教信仰讓她學習如何察覺自心,隨時練習安住,不讓情緒影響家人。
 
雖然她當時表面看起來沒事,心裡卻常波濤洶湧,「就好像一杯搖晃的水,因為我必須奔波在不同電台和電視台錄影,面對鏡頭時馬上就要放下個人情緒與來賓互動,我的心幾乎沒有機會平靜下來。」
 
胃食道逆流、自律神經失調等,這些身體出現的警告,幾乎都與情緒有關,「很多的照顧者其實是用意志力在支撐,當壓抑到一個極限就會爆發,雖不是重大傷病,卻非常困擾生活。」楊月娥無奈的說。
 
母親健康時,楊月娥經常帶著母親到處旅遊,並完成「四道人生」,沒有遺憾了。(圖/楊月娥提供)

我在你身邊

楊月娥為「陪伴」下的定義是「我在」,讓生病的家人知道,「我就在身邊」。
 
在家裡,一個是生她的母親,一個是她生的女兒,在楊月娥心目中她們都是很重要的至親。對於有失智狀態的母親,許多時候她必須像哄小孩般逗她開心;對女兒則是除了陪伴,還要引導她如何面對未來。
 
「雖然我們也曾抱頭痛哭,但更多時候是樂觀面對。我告訴小蓁,如果生命中注定會遇到這個疾病,你應該慶幸是現在得到,因為你十七歲,還可以住兒童病房,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也有媽媽陪伴,什麼都不用管,只管安心治療疾病。」楊月娥說,當時她也讓女兒有心理準備,很小心的告訴她,「我們也有可能會失敗,但我會陪著你一起努力。」
 
醫師建議小蓁休學一年住院治療,但楊月娥不希望正準備升上高三的小蓁,會因此與同儕之間有生活及學習上的落差,還是鼓勵她繼續學業。一年後,小蓁透過獨立招生考取北藝大戲劇系,口試時她對主考老師說,希望自己的生命經歷可以成為戲劇的養分。雖然不幸罹患血癌,但仍然樂觀正向,現在的小蓁抗癌成功,是位陽光開朗的大學生,這都歸功於母親楊月娥的引導。
 
和妹妹的互動又是另一種模式,妹妹身體不適卻遲遲不願看病,先生、兒子怎麼勸都不聽,只有她這個姊姊才能說服她。楊月娥說,「對待生病的人,家人千萬不要說教,找某個他能接受的特定對象來說,這也是一個辦法。」
 
後來妹妹到急診室就醫時,突然中風倒下,立刻被送進加護病房,經歷一連串插管、氣切等急救,家人於心不忍。楊月娥感嘆,「幸好救了回來,而且這段過程她都沒有記憶,反而是家屬比較辛苦。」

情感存摺及早存入

人生的境遇,是順境還是逆境,端看當事者如何看待。
 
一天早晨,楊月娥發現母親在睡夢中去世,但當天她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臨時找不到人代班主持,不得不馬上收拾心情,到會場完成任務,女兒則在台下為她加油打氣。「我很感謝這意外的安排,讓我得以在當下暫時抽離情緒,等活動結束後再回去料理母親的後事,心情已經平復許多;而且母親在睡夢中離世,沒有痛苦,也是圓滿了。」
 
楊月娥也坦言,為了照顧母親,手足之間的衝突和摩擦也不曾少過;面對誤解,她選擇尊重及部分退讓,因為每一個人對至親都有不一樣的「結」,該如何化解是個人的功課。
 
哥哥在母親全癱後對她說,一直沒有機會帶母親出去玩,為此感到很後悔。但楊月娥卻沒有這分懊悔,因為在母親健康時,母女經常到處旅遊,她也早已對母親「道愛、道謝、道歉、道別」,完成「四道人生」,在情感的存摺上,她和母親之間非常豐富。
 
「過去我一直有老二情結,覺得媽媽最忽略的是排行第二的我,但是後來我才發覺自己記憶錯誤,是媽媽用不同的方式愛我,每次吃飯,她總會把最好的菜特別留給我。」在和家人之間的情感存摺上,楊月娥也很感謝先生二話不說就答應把母親接回來照顧。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回首十二年的長照之路,楊月娥覺得一切都是命運的禮物。「許多單位找我演講,每一次回溯及講述這些經過,對我來說都是療癒,過去一直沒有被好好梳理的情緒,漸漸獲得釋放。」她將多年來的長照心情,點點滴滴寫在臉書上,並付梓出書,希望能幫助與她一樣的照顧者,相信所有的苦最後都能化成養分,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圓滿的人。
 
照顧生病的女兒,除了陪伴,還要引導她如何面對未來。(圖/楊月娥提供)
 
楊月娥強調,陪伴要及早,不是等家人生病了才開始。(圖/楊月娥提供)
「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及早做好心理準備;此外,也不要和家人避談未來的照顧及告別方式。」她曾經和女兒聊到《病主法》,認為不是自己想要怎麼做,家人就一定能這麼做,和家人之間的溝通絕對有必要;再加上社會環境不停改變,人們的觀念也會變,就像現在大家對於環保葬的想法已經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和家人的溝通也必須滾動式調整。
 
楊月娥再次提醒,陪伴要及早,不是等家人生病了才開始,隨時儲存情感存摺,圓滿無憾的人生。
 

面對死亡,才是「好好活著」

田知學/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代理部主任、臨床技能中心主任
 
圖/田知學提供
陪伴父親最後的一段時光,是如此彌足珍貴。身為急診部醫師,她也曾經自責、害怕,但父親教會她如何面對即將逝去的生命,讓她對死亡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我也希望有奇蹟

「我以為我受過專業訓練,看盡生老病死,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沒想到當父親進入疾病末期,我也和所有家屬一樣,希望有奇蹟。」田知學是急診室醫師,二○○八年父親確診膽囊癌,治療期間病情起起浮浮,從一開始以為沒有轉移,開刀切除後進行預防性放射線治療,後來才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情況不樂觀。
 
父親接受放射線治療,將釔打進血管對抗癌細胞的過程非常痛苦,必須使用嗎啡和鎮靜劑止痛。身為醫師,她非常清楚父親的病情,雖然心理有準備,但仍然感到害怕、不捨。
 
「我是父親最疼愛的小女兒,我們從來沒有吵過架,不曾想過有一天會分開。」當時的田知學每天不是在醫院急診室看診,就是在父親的病房陪伴,回家洗個澡又匆匆趕去醫院。
 
「後來,父親的病情急轉直下,他知道自己的時間有限,終於願意讓母親知道病情。」母親對她非常不諒解,責怪她為什麼這麼晚才說,不相信父親的病已無法痊癒,「妳身為醫師,為什麼救不了自己的父親,怎麼可以放棄積極治療,只用安寧照護方式止痛!」田知學感到無奈、自責,曾經將許多病人從鬼門關前救回來,她怎麼會對父親的病束手無策?
 
其實,父親選擇在最後不得不的時候才告知病情,是因為他非常了解母親的個性;母親率直、天真,認為只要努力禱告父親就能得救,不願面對父親即將離世的事實。
 
在這個階段,父親的性格也變了,田知學說,「我對護理師感到很抱歉,因為這個時候的父親,像個孩子般無助,他連尿尿都無法控制,感到很羞愧。我努力守護父親的自尊,他不想包尿布,就不讓他包,我跟護理師說有任何狀況隨時叩我,我一定想辦法立刻來處理。」
 
有一天,父親背靠著床頭,努力將上半身從病床上撐起,這時他情緒穩定的對田知學說,「妹妹,我不希望妳這麼辛苦,我已經準備好了,每個人都會走這條路,我不害怕。」

坦然面對恐懼

父親是布農族獵人,有一次在山上打獵,突然腹部劇痛,痛到在地上打滾,感覺隨時可能離開人世。他是虔誠的基督徒,於是向上帝禱告,那一瞬間他彷彿觸碰到上帝的腳,內心頓時恢復平靜,當下感覺如果真的離開了,也不會恐懼。
 
田知學的父親是布農族獵人,最疼愛她了,父女倆從未吵過架,不曾想過有一天會分開。(圖/田知學提供)
「如果父親都不怕了,我還怕什麼?」她終於理解自己內心深層的恐懼,是擔心「父親害怕死亡」。
 
人們對於死亡的恐懼來自於「未知」,不知道死後何去何從,病人因此靈性不安,也時時刻刻煎熬著家屬。「其實病人大概都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對於身邊親友試圖隱瞞的一舉一動也都特別敏感。」田知學感嘆,千萬不要以「我為你好」為理由,認為不讓親人知道自己的病情比較好。
 
曾有一位正值中年的男性病人被家人隱瞞病情,但他其實什麼都知道;他請當時還是實習醫師的田知學不要告訴家人,因為他不想讓孩子們擔心。「我從他身上學到寶貴的一課,後來看過許多例子,病人最後是怎麼離世的自己都不清楚;沒有機會好好安排自己剩下的人生,這對當事人來說非常不公平。」
 
田知學的父親很清楚自己的病情,當他想吃什麼東西,就會詢問女兒能不能吃?田知學評估「OK」,就會想辦法盡量買到。他們在生活照顧上彼此互動討論,父親不僅坦然面對疾病,甚至還能反過來關心家人;雖然身為女兒依然感到不捨,但心中的塊壘也能慢慢放下了。
 
有一天,父親一一細數著有好多人來看他,田知學靜默了,這些都是已經逝去的親友,她知道父親離開時間快到了……
 
和父親相處的時間一點一滴流失,每一個片刻都很珍貴,田知學開始寫日記,記錄所有與父親相處的細節,過了這麼多年後,許多細節都還深深刻印在她的腦海裡。這些日記後來收錄在她的書裡,有人因此得到了安慰,這是她當初始料未及的事。

好好活著、不要隱瞞

田知學發現,對照顧者來說,其實沒有最好的安慰,只有「好好活著」,這句話最簡單也最中肯。
 
(攝影/Giorgio Grani)
她常在急診室看到身體不舒服,但又檢查不出毛病的人,通常一問之下,很多都是因為親人生病或離世,內心極度憂傷所產生的生理問題。
 
有一位女病人在摯友的陪伴下前來急診,她常感到胸悶,擔心會突然心肌梗塞;轉診到心臟科做詳細檢查後,發現身體完全沒有問題。
 
田知學與她的朋友深入詳談,才知道原來病人的先生因為心肌梗塞驟逝,親眼目睹先生猝死,受到很大衝擊。她希望先生入夢,卻又一直無法如願,所以在她的潛意識裡,希望自己也和先生一樣心肌梗塞過世,反應在身體上的,就是經常感到胸悶。
 
還有一位女病人經常上腹部疼痛,醫師擔心是膽囊炎,但抽血檢查及超音波檢查都沒問題,然而病患還是不放心,主動要求先開刀再說……後來,醫護人員發現她經常和來探病的先生吵架,先生想離婚,她不想離,衝突不斷,這也是心理影響生理的一個例子。
 
「我都會告訴他們,生病及離去的親人也不希望留下來的人活得辛苦,所以你一定要『好好活著』。還有,不要對家人隱瞞病情,不要自以為『我為你好』。」田知學感謝父親和許多病人用生命教會她,「每一個人都會走這一條路,我希望將來我最親愛的家人也可以這樣陪伴我。」
 

我們不孤單

米奧/插畫家
 
長達十幾年的長照接力,來自馬來西亞的插畫家米奧,用自己最擅長的繪圖方式釋放照顧雙親的壓力,她療癒了自己,也療癒許多和她一樣的照顧者。
 
©米奧/尖端出版

我的心還在照顧現場

「父親說他恨我!」米奧默默接下難以承受的痛,從小她就是父親最疼愛的女兒,但父親生病後性情大變,更出現譫妄現象,忘記自己的女兒。
 
米奧是馬來西亞人,來台灣求學、成家,十幾年前母親罹患肺癌,她回馬來西亞照顧,第一次成為照顧者,因為手術很成功,母親身體康復,給了她很大的信心。五年後,父親罹患胰臟癌,她再次成為照顧者,但這次情況很不同,父親的病來勢洶洶,他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很多想做的事還沒完成,內心充滿遺憾,變得情緒不穩,很容易發怒。這一切的改變對米奧來說也難以承受,她看著父親日漸衰弱,在心裡留下了傷痛。
 
父親半年內往生,之後母親也倒下。米奧又回到照顧現場,這一次,母親對自己的病況有心理準備,較能接受即將離去的事實。但是,直到母親臨終,沉重的壓力還是讓她快要喘不過氣,她用自己最擅長的繪畫記錄照顧現場的點點滴滴,並在臉書上分享。
 
母親離世後,她的心還是一直留在照顧現場。「就像被關在透明的悲傷盒子中,就算有一天終於能夠離開,卻找不到逃離囹圄的鑰匙。」米奧在作品中記錄了這段心情、釋放壓力,沒有預想到網路轉發竟然破萬次,超過兩萬名讀者為之動容,許多和她一樣的照顧者因此得到了心靈上的安慰。她才知道原來自己並不孤單,後來更將圖文作品集結成書,幫助更多人。

婚姻中的「孝順承包者」

有一位讀者告訴她,周遭親友都認為照顧孩子是女性的責任,應該由她來承擔,她雖然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卻還是選擇暫時放棄工作擔任全職家庭主婦,等孩子大了再回職場。
 
沒想到有一天公公重病臥床,婆婆因為憂鬱成疾,開始有些失智。公婆還有一個大兒子和兩個女兒,卻全部推說工作很忙,照顧公婆的責任順理成章就落在沒有工作、在家育兒的她身上。
 
©米奧/尖端出版
她快承受不住,幾次求助,希望能請看護幫忙,但都被各種理由推拖,討論從來都沒有結果。有一天,她自己的媽媽也生病了,需要有人照顧,她心急如焚,再次向大伯和大姑們求助,希望能回去陪伴媽媽;令她傷心的是,他們竟然說她不負責任,放著公婆不管,只想管娘家的事。最後壓垮她的竟是最親近的先生,他責怪她自私,想害他變成不孝子……
 
©米奧/尖端出版
「這是社會的鬼故事,典型的『孝順外包』,媳婦必須承擔一切。」米奧將讀者的遭遇畫了出來,得到許多人共鳴,也許現況無法改變,但至少可以吸引關注的眼神。
 
©米奧/尖端出版
和台灣的情況類似,在馬來西亞,家中有長輩需要照顧,責任通常都落在女性身上。米奧是老么,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姊姊,姊姊在上班,而她是自由工作者,被認為時間最有彈性,因此即使已經成家並定居台灣,仍理所當然成為主要照顧者。
 
©米奧/尖端出版
「其實所謂有『彈性』,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可能要工作。我也試著在病榻旁創作,但發現真的不行,因為沒有辦法專心。」米奧無奈的說,身為照顧者,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她盡可能找時間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喝水的時候喝水,一個生而為人的基本需求,一定不可以忽略。除此之外,也可以找空檔看劇、聽音樂,偶爾轉移一下注意力,千萬不要坐著不動,一直想著不好的事,讓自己陷入情緒低谷。
 
因為自己曾是照顧者,所以對於許多順理成章成為照顧者的女性,內心的波濤洶湧可以感同身受,也了解許多照顧者其實已經站在憂鬱症的懸崖邊緣,為了不讓自己崩潰,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讓身邊的人看見。
 
「沒有說出來不代表沒事,而是連示弱都已經辦不到了;或者是深愛著另一半,因為他還要工作養家,不想再增添他的煩惱……」她畫下照顧者說不出口的心聲,呼籲大家多多關心家裡的照顧者,適時分擔照顧工作。
 
這原本是相當沉重的議題,米奧透過可愛的人物造型詮釋,充滿溫暖,沒有抱怨,而是娓娓道出照顧者的心聲,「其實,只要讓照顧者睡個好覺,就能避免很多遺憾和悲傷。」米奧同時也用圖文來告訴讀者,不要挑剔照顧者做得不好,請直接「動手」幫忙,把屎把尿、餵藥、做飯餵飯、陪爸媽做復健運動、在他們做噩夢的時候安撫他們……總有一樣是你可以做得到的。
 
©米奧/尖端出版
理解苦,脫殼而出「我躲在『殼』裡做了兩本書,原本只是自己的喃喃自語,卻得到許多人的感謝。」米奧用繪圖方式為自己找到打開囹圄的鑰匙,她終於脫殼而出,但殼還在背上,沒有消失,可能也不會消失。「我已經接受這就是我,我也要感謝有這麼多人了解我的殼有多重、我的感受有多苦,雖然人生很苦,但至少我們還能相互作伴。」
 
因為身體的因素沒有打算生育,米奧經常跟先生討論,萬一無常來臨,希望不要做任何無效的維生措施,徒增自己和家人的痛苦。她的有感而發來自於陪伴雙親、看著他們日漸虛弱到自然離世的體會,馬來西亞老家距離大醫院車程兩小時,被醫師宣判無法治癒的病人,只能回家照顧及臨終,沒有所謂的過度醫療,也沒有安寧照顧選擇,這也才是最好的善終。
 
「父母還健在的人,請擁抱他們!」這是米奧送給讀者的話,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不要等到無常來臨才懊悔。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2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