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

編輯室札記

文/編輯室
 
在醫師的傳統養成教育中,被教導要「救生」,若承認病情不能積極治療,就是失敗。因此當面對末期患者時,很多醫師不知該如何告知病情;即使能理性告知病情,也常不知該如何在情感層面上多給予扶持。
 
但對患者和家屬來說,當疾病到了末期,醫師如果沒有提早做到清楚告知病情,等到生命最後幾天才說明,病人及家屬沒有充分時間討論,根本無法做出最適切的決定……
 
本期專題企畫「最美的祝福——陪你善終」,邀請台北慈濟醫院常佑康醫師、無事文創商號吳曉慧、吳曉貞、吳曉柔三姊妹,以及烘培料理研究家田安石,透過閱讀《陪你善終》一書,分享醫療如何為末期病人「拼」完整照護拼圖?病人和家屬如何尋求專業諮詢,拒絕「死亡套餐」?當面對疾病末期,醫病如何共同朝「對病人最好」的方向努力?
 
「一般人以為的『病情告知』,通常只是單次與單向的告知。」許禮安醫師直言,護理師對病人進行衛教,有個流程叫「回覆示教」,會請病人複誦以確認是否聽懂;但多數醫師對病人進行「病情告知」,卻沒有請病人「回覆示教」,因此「醫師有講但病人沒有聽懂」的情況就變成理所當然。
 
「台灣醫師缺乏病程溝通訓練。」即使已從事安寧療護近三十年,許禮安醫師坦言,自己也曾在臨床上犯過錯。從「病情告知」到「病程溝通」,兩者之間的差異為何?敬請鎖定本期「生存美學」專欄。
 
「焦點人物」李偉文是牙醫師也是電台主持人、講師,同時又是荒野保護協會的發起人之一,甚至還是出了四十多本書的作家……身兼多職,他如何能樂在其中?
 
「我一向主張快快樂樂做好事!」李偉文認為,不管是從事公益活動、寫文章、主持節目或演講,對他而言都是同一件事——他只做啟發自己或啟發別人的事情,只願意把時間花在自己能學到東西或能帶給別人幫助的事情上。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3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