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為末期病人「拼」完整照護拼圖

企畫/編輯部 採訪撰文/吳立萍
 
常佑康/台北慈濟醫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醫師、放射腫瘤科醫師
台北慈濟醫院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門診診間,就像一個溫馨的家庭聚會空間,一整面對外窗將陽光引進室內,明亮又溫暖。
 
ACP門診是一個不治病的診間,卻是許多人溫暖的依靠。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常佑康,身兼ACP門診醫師,四年來他協助一千六百多人在這裡和家人諮商,為未來的善終一起簽下約定。

醫學強調「救生」,末期病情難獲知

「有位肺腺癌病人癌細胞已經轉移,病人感覺病情不單純,但問主治醫師都不告知細節,只叫他治療。病人來找我,我說沒關係,我來告訴你。」
 
「兩個月前,一位病人很喘,影像檢查肺都白掉了,她曾經做過一次放射治療療程,後來住進加護病房。她的先生來問我,在考慮要不要替太太拔管……」
 
在繁忙的放射腫瘤科醫療工作中,常醫師身兼台北慈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總幹事,以及ACP門診諮商醫師,許多病人及家屬在身心徬徨時都會來找他求助。
 
「不管醫病、還是病人與家屬之間,其實都是人際溝通的問題。」常醫師表示,有些醫師比較權威,往往以醫學專業決定治療方向,不會對病人解釋太多,也不會列出不同的醫療選項讓病人及家屬評估。因為醫師的傳統養成教育都被教導要「救生」,承認不能積極治療就是失敗,所以面對末期患者,很多醫師不知該怎麼告知病情。
 
「當疾病到了末期,如果醫師沒有提早做到清楚告知病情,等到最後幾天才說明,病人及家屬沒有充分時間討論,根本無法決定現在該轉彎,進入生命末期照護階段;但即便醫師理性告知,也常不知該如何在情感的層面上多給予病人及家屬扶持。」常醫師感嘆,這是目前國內醫界普遍的現況,醫師成為推動安寧療護及執行《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最大門檻之一。
 
台北慈院ACP門診每週兩次,每次二至三組,每組諮商時間約需一小時,常醫師先以四十分鐘說明預立醫療照護的內容及選項,接下來讓家屬提出問題並討論。自從四年前台北慈院成立ACP門診以來,現場完成諮商及簽下預立醫療決定(AD)的比例超過95%,少數未能簽定者,一般都是家人想把資料帶回去再仔細審閱。
 
2023年3月6日,參加立法院病主法修法公聽會。

朝「對病人最好」的方向努力

常醫師在陽明醫學院求學階段,就對當時少有人關心的安寧療護議題特別關注,因為他有切身經驗。
 
從小就有心律不整的問題,念醫學院時做心導管手術,術前醫療團隊以錄影片方式說明開刀細節,他感覺自己就像躺在手術台上待宰的羔羊。手術中,又因為心跳突然高達每分鐘兩百多下,引起類似休克狀態而缺氧,不斷的呼吸卻吸不到氧氣……
 
曾經成為病人的親身經驗,促使他選修安寧照護課程。畢業後,他到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服務,有機會接觸安寧病房,學習到全人醫療及照顧癌症病人的觀念。每一次為病人看診,他必會清楚解說病情及醫療選項,同時將重點寫下交給病人或家屬,讓他們帶回去討論,以免他們因為資訊量太大而記不住。
 
在最沒有人要做的領域裡,常醫師選擇對病人及家屬最好的方向努力,他感性的說,「病人或家屬一個感謝的眼神,就是我最大的支持。」

「生命末期照護」八塊拼圖

圖表/常佑康提供
安寧療護及病人自主觀念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但現階段國內對於生命末期照護的執行面上仍有許多滯礙難行之處。常醫師指出,除了多數醫師拒絕診斷末期,ACP自費門檻高,以及諮商人力量能不足之外,還有多項缺漏。
 
他拿出一張「生命末期照護拼圖」,以病人及家屬為中心,另外八塊拼圖是病人意願、症狀控制、連續性照顧、支持情緒、靈性議題、告知壞消息、往生後議題、法律議題,這些都必須完整才能做到真正的善終。
 
「例如症狀控制,很多人擔心被判定生命末期、決定停止抗癌治療、轉向症狀控制與維持生活品質後,是不是有足夠的安寧病房或在宅醫療支援?如果沒有,病人有任何情況時該怎麼辦?」他進一步解釋,目前國內醫療現況,「生命末期照護拼圖」的八個議題都不完整,追溯到原點,是醫療人員對安寧緩和及病人自主觀念,以及告知壞消息的能力仍然不足。
 
這必須從醫師的養成教育開始做起,常醫師把希望放在年輕一輩的醫師身上。即使現階段開辦相關課程仍遇到許多阻力,但山不轉路轉,他以院內舉辦醫法倫討論會方式引導醫師們關心這個議題。
 
今年二月底出版的《陪你善終》,以八塊拼圖當中的「靈性照顧」為主軸,常醫師樂見國內有這本完整談靈性照顧的書籍。他表示,臨終病人會出現的情況他雖然都看過,但書中提到的「地、水、火、風」四大分解,讓他得以更了解病人所處的階段,知道該對病人說什麼話;因為一句適切的話語或引導,會比單純只用藥物控制對病人更有幫助。期待《陪你善終》將是醫療志工讀書會的選書之一,他也希望更多醫師都能閱讀這本書,一起努力讓拼圖完整。
 
常佑康為家屬解說預立醫療照護的內容與選項。

善生才能善終,「溝通」是關鍵

為了推廣正確的死亡識能觀念,常醫師經常在媒體發表文章,這一、兩年來,國內外都在探討的「自主停止飲食」(斷食)倫理議題,也是他關注的重點之一。
 
自主停止飲食原本即普遍存在醫療現場,目前國內《病主法》規定,經兩位相關專科醫師診斷,符合五種臨床條件的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性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經公告重症病人可以拒絕維持生命治療及鼻胃管灌食。美國內華達州更進一步於二○一九年首開先例,立法允許人民可在預立醫療指示中載明,嚴重失智症時不僅可以拒絕鼻胃管灌食,也可以要求照顧者停止手工餵食與餵水。二○二一年七月美國前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Timothy Quill 也率領團隊出版《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是世界第一本關於斷食議題的書。
 
如今國內外都將「斷食」單獨提出來討論,有人質疑斷食是否就是安樂死或自殺,常醫師認為,臨終時身體處於各個系統逐一「關機」狀態,病人的身體已經無法消化吸收與排泄水分,多餘的食物和水分只會造成身體極大負荷(如水腫)。且從開始斷食到死亡大約兩到三個禮拜,期間隨時可以依照個人意願恢復進食,跟一般幾乎無法挽回的安樂死及自殺行為不同;選擇斷食,病人必須忍受相當時間的乾渴與飢餓,然而站在病人的立場,停止飲食承受的痛苦可能遠不及繼續活下去的身心之痛,才會如此意志堅定。
 
根據醫學研究發現,在自然死亡而停止飲食的過程中,大腦會分泌具有止痛、抗憂鬱的腦內啡,反而不會讓身體感到痛苦。
「善終」之前先要「善生」,現在我們為大家完成拼圖,也就是在為自己準備。
 
「回歸到原點,還是『溝通』!」常醫師表示,即使現在有《病主法》,保障醫師可以依照病人簽定的預立醫療決定執行,不會有法律問題。然而,實際的情況是,若家屬反悔堅決要繼續治療或灌食,醫師「不會強制執行」,而會依照病人的預立醫療決定(書面意願)與家屬溝通,這是法律無法顧及的層面,所以和家人的溝通非常重要;即使簽定了預立醫療決定,也要經常提醒家人及溝通,讓全家人都有共識與認同。
 
「『善終』之前先要『善生』,現在我們為大家完成拼圖,也就是在為自己準備。」常醫師提醒,這是每個人都將面對的議題,現在好好活著,及早做好醫療、財務、人際關係等各種準備,未來才能圓滿善終。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3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