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

果然是寶方

文/摘自《放下的勇氣: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放下的勇氣: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

口述:張寶方
採訪撰文:張靜慧
定價:280元
出版者: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5月

活在當下,生死自在

不只安寧病房的病人面對生死有壓力,陪伴者也是一樣。我會用深呼吸來幫助自己放鬆身心,釋放面對病人的局促不安和壓力,讓心保持安定。
 
助人的時候,心要專注於當下,就像聖嚴法師所說的「身在哪裡,心就在那裡」,隨時觀察病人變化,並調整自己的身心。面對焦躁不安的病人,即使心情受到波動,只要專注於當下,用吸氣、吐氣來放慢呼吸速度,便能漸漸的穩定自己和病人身心。當自己集中了精神,提起了心力,便能引領病人無懼生死,一起安步前進。

真心尊重每個病人

為照顧低收入戶病人,政府提供全額補助健保費的福利,簡稱「福保」。福保病人通常都是社會中的低收入戶,教育和生活水平可能不高,但是一樣希望被尊嚴對待。志宏是我服務的第一個福保病人,從背景資料得知他的家境貧困,生活艱難。
 
我一踏進病房就聞到志宏傷口的獨特氣味,如果心生畏懼而閃躲,會傷害到病人的自尊心。因此,我不坐在氣味直衝的正對面,而是坐在他的側四十五度,除可避開腐味道,也讓他覺得未被歧視,能較放鬆自在。
 
我握住他的手表達感謝時,或許是之前的長期努力沒被看見,當被肯定的一刻,他的情緒決堤了。在放聲大哭中,他終於將心中積壓的委屈全部釋放出來。能真心尊重、心生感謝,病人自然會接納善意的關懷。

判斷飲食的智慧

「該不該吃補品?」常常困擾著安寧病房的病人和家屬,而如何處理來自熱心親友的各種偏方和昂貴補品,吃與不吃,都讓人左右為難。
 
收到親友贈送補品或保健食品,我建議要先確認它的來源、成分,適不適合個人體質或病情,常見的補品如人蔘或牛樟芝,就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現在癌症治療重視不同專業的合作,可以詢問主治醫師、中醫師、營養師的意見,也讓醫療團隊知道病人在藥物之外還吃了什麼,最好不隱瞞。
 
如果病人願意吃這些東西,相信吃下去對自己有幫助,因此得到心理慰藉,而醫療團隊也認為不影響療程或病情,不妨就盡量滿足病人吧!

別讓愛成為心理負擔

夫妻的相處之道是一生的功課,處在封閉的病房裡,愛恨交織的家庭問題更是無法隱藏。太過沉重的愛,是以愛為名的情緒勒索,會讓病人有窒息感。
 
秀玉對於被迫服用偏方,感到苦不堪言,抱怨連連,先生卻視若無睹,要她堅持下去,等待奇蹟。文彬一心想救回秀玉的生命,充滿掌控欲的愛,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是為了太太好,只要對方心生抗拒便情緒失控,讓病人的身心都遭受折磨。
 
在人生終點,
必須先有勇氣與自己和解,
才能與世界和解,讓一生無憾。
 
安寧終身志工張寶方,
在生死兩岸,以她的善巧智慧為渡船,
陪伴無數安寧病房的病人回顧一生,
修補生命裂痕,接納家人,
也接納自己,與世界和好如誕生之初。
 
醫療方式意見分歧的夫妻,在醫院屢見不鮮,溝通的關鍵,通常在於願不願意靜心傾聽和理解對方的需求。當我前往安寧病房陪伴秀玉聊天時,她非常快樂,一、兩個小時都不用打嗎啡止痛,讓我不禁思考她的疼痛感,是來自病症,還是心理因素?臨終病人所剩的時間已不多,家屬若能放下愛的執著,或許才能讓病人在愛的天空裡自由飛翔吧!

不需要偽裝自己

前往印度加爾各答的動機,是為了找回迷失的自己。志工做久了,竟然像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將他人的生死視為家常便飯,不知道自己為何會變得如此冷漠。
 
很多佛教徒會被貼上標籤,理所當然的要像觀音菩薩一樣柔和忍辱、救苦救難……世界上哪有如此完美的人呢?「自我覺察」對於醫療人員和關懷者都非常重要,當服務的熱情已被工作淹沒,不妨留意自己的心是不是生病了?「自我反省」是一種覺察和提醒,可以幫助我們深入自心,確認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必勉強成為別人眼中的完美菩薩。
 
做志工不需要偽裝自己,坦然接受身心俱疲的自己,給自己調整的彈性空間,才能守住初發心,保持長遠心,隨時隨地重新出發!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3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