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微笑告別,善終不再是忌諱話題

企畫/編輯部 採訪撰文/吳立萍
 
吳曉慧、吳曉柔、吳曉貞-無事文創商號、「微笑告別月」主辦人
在溫馨的飲茶空間裡,吳家三姊妹回憶起與媽媽生命最後三個月的點點滴滴,沒有哀傷,只有滿滿的感動。
 
十一年前三姊妹為媽媽舉辦的「微笑告別」,取代了傳統哀傷的告別式,親友們欣賞媽媽的畫、喝著溫潤的茶,和三姊妹一起分享媽媽的故事。之後的每一年,除了疫情期間外,都會在七月舉辦「微笑告別月」講座活動,散播正向的生死觀及生命教育種子。

跨不過「告知病情」那道檻

「每個人生命的最後情況都不一樣。我自己學佛這麼久,都還不如書中的某些個案人物,在短時間裡就可以體悟、超越,告別這一期生命。」大姊曉慧看了《陪你善終》,對於臨床宗教師引導臨終病人的善法印象深刻,也十分欽佩。
 
三姊妹很年輕時就有機會接觸佛法,多年學佛就是在學生死之事,可是當事情輪到自己身上,卻是那麼難以面對。
 
那一年,小妹曉柔和父親陪著身體不適的母親到醫院檢查,醫師告知是肝癌末期,已經沒有醫療方式可以治癒,他們只能帶媽媽回家。曉柔內心受到極大衝擊,但父母親似乎還不清楚病情的嚴重性。
 
「醫院的安寧病房排不進去,我們也嘗試另類療法,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我一直不知該如何向媽媽開口談她的病情……」曉柔知道應該要說,讓媽媽決定自己接下來想做的事,以及往生之後的事,但每次話到嘴邊又吞下去,「我的內心就像天平,不斷擺盪,感到很痛苦。」
 
有一次,她和父母親在客廳聊天,父親提到某位明星的長輩也是肝癌末期,曉柔深知這是一個告知機會,沒想到她還是說不出口。「這樣一直拖下去不是辦法」,正當三姊妹感到苦惱之際,遇到生命教育講師周淑美,周老師與她們的媽媽深聊,讓她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也了解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三姊妹都還未婚。
 
2013年在香港理工大學的「微笑告別」講座。
由於周老師的協助,讓她們跨越了心裡最難過的一道檻,大姊曉慧告訴媽媽,她們三個會過得很好,也會好好照顧父親,請她不要擔心。
 
曉慧拉著媽媽的手問她:「您會怕嗎?」媽媽回她:「怕什麼?」她們再聊到外公,媽媽說外公生前就交代好身後事,沒有給子女帶來煩惱。曉慧知道是時機了,馬上問她:「那您呢?」媽媽想了一會說:「都交給妳們吧!」三姊妹知道媽媽已經放下、不執著了。

開不了口的「四道人生」

還有一直開不了口的話是「謝謝」,曉柔很想跟媽媽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完成「四道人生」,但是看見媽媽還是和平常一樣,一點都不像快要離世的人,讓她想說又不敢說。一天晚上,他們打好抹茶,讓媽媽奉茶給家人,彼此互道感恩。當曉柔從媽媽手中接過茶碗時,她竟然開口「祝媽媽早日康復」,每每想起這句話都為自己感到很生氣。
 
表面上看來安好的媽媽,有一天突然告訴爸爸,菩薩要帶她走了。當時正在外面的曉柔接到爸爸通知後才驚覺,他們什麼都沒準備,她甚至還沒有向媽媽道謝,趕緊一路哭著衝回家。大姊曉慧也急著上網查該怎麼幫親人辦後事,幸好媽媽當天沒事,曉柔一直開不了口的道謝,在警覺時間不多的情況下,終於和媽媽說了,她們也開始面對媽媽可能隨時會離世的準備。
 
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她們不希望變成一件悲傷的事,因此三姊妹盡量讓媽媽感覺一切如常。曉慧對媽媽說,「曉柔五音不全,當我們為您唱誦佛號時,可千萬別笑出來。」在媽媽生命最後的這段日子,家人以平常輕鬆的方式相處,用微笑來膚慰彼此。
 
吳曉柔在大愛台節目〈人文講堂〉分享家人一路陪伴媽媽善終的心路歷程。
生命最後兩天,媽媽住進醫院,曉柔不斷在她身邊誦念佛號。媽媽的神情安詳,就像睡著一般。「我觀察到她的呼吸逐漸緩慢,一呼一吸的時間拉長,最後變得微弱,然後慢慢停止。」當時是早上十點,曉柔問身旁的大姊,媽媽是不是真的過世了?二姊曉貞正在祖師禪林教授茶禪課,中午休息時間趕到醫院。
 
「我當天凌晨就夢見媽媽,還跟她說:現在太早了,好累,我可以再多睡一會嗎?」曉貞說,媽媽提前來跟她道別了。
 
這一切都很平靜,雖然媽媽離世的最後一刻,家人無法全在身邊,但她們相信媽媽已經放下執著,圓滿走完一生。助念八小時後,她們看見媽媽的嘴角上揚,露齒微笑。
 
今年母親節,三姊妹一如往年包了大批花束送到北醫的安寧病房。「媽媽在世時,有一年母親節我們送她一大把花束,讓喜歡花藝的媽媽分成許多小花束,放在安寧病房和大家結緣。有位家屬告訴我, 他臨時想買花送給母親,在醫院外繞了一圈都沒有找到花店,沒想到一回來就看見這裡有花。後來,我看到病房推出一位往生者, 床上就放著我們的花束,我很感動……」曉慧說,從此以後,媽媽每年都會包花束送到安寧病房;雖然現在她不在了,三姊妹都還會延續這個習慣,這也是她們懷念媽媽的方式。

正法路上,一定會相遇

媽媽的善終,她們感恩宗教的力量。爸爸是慈濟志工,三姊妹都是慈青,與佛有緣,只有媽媽一人沒有皈依,「得知她是肝癌末期後,我們馬上帶她去皈依。」曉柔說道。
 
「只要是在正法的路上,我們一定還會相遇。」在媽媽生命的最後階段,曉慧用一位韓國頂峰無無禪師的話提醒媽媽,往生不是終點,要一心念佛,往生善趣,未來還是有希望相遇的。
 
延續媽媽的溫暖行動,每年母親節三姊妹與父親都包大批花束送到北醫的安寧病房,這是她們懷念媽媽的方式。
曉慧說,媽媽去世前一年跟著三姊妹一起去韓國禪修。「當時媽媽告訴禪師,因為女兒常出國,很想和她們永遠在一起。禪師回答她,一期的生命有限,就算再活五十年,最終還是一別,但只要是在正法的路上,一定還會相遇。」
 
媽媽去世前一年,三姊妹帶她一起去韓國禪修,相約只要在正法的路上,一定會再相遇。
三姊妹在北投祖師禪林為媽媽舉辦追思茶會。
三姊妹親自打理媽媽的後事,原本不打算辦告別式,但因為體貼親友需要有悼念儀式及情緒抒發管道,所以在北投祖師禪林辦了一場結合媽媽畫展及茶會的微笑告別會,以溫馨取代哀傷;大家憶起媽媽在世的種種,只有微笑及感恩。
 
這場「微笑告別」為生命教育帶來正向示範,於是香港禪霖法師希望傳遞正面的生死觀,延伸教育意義,率先邀請三姊妹舉辦了「微笑告別月」。之後,除了疫情期間外,每年七月三姊妹都以不同型式或地點舉辦一天的工作坊,可能是電影欣賞、座談分享、桌遊型態,或結合藝術展演,盡量以多元方式吸引年輕族群參加。
 
「我們現在經常提醒老爸,老媽能這麼圓滿,是她的因緣,以後如果要幫您辦不知因緣如何, 所以您的資糧要自己修喔!」三姊妹幽默的說,她們三不五時就會提醒老爸要認真念佛,往生當下的一念最重要,所以一定要養成習慣。
 
是宗教、善知識帶領著這一家人微笑面對生死,善終議題不再是忌諱,而是全家人的期望。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3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