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人生就是不斷捨下的學習

企畫/編輯部 採訪撰文/吳立萍
 
田安石/旅紐約企業管理學人、烘培料理研究家
「我從小就是一個不被媽媽喜愛的孩子,但後來我們相互擁抱,在媽媽生命的最後時光,我們和解了,彼此都沒有遺憾。」
 
媽媽從去年初確診罹癌到往生,田安石把握有限的一年時光寵愛媽媽。而在她內心最徬徨時,還好有臨床宗教師給予堅定的方向和力量,支持她陪伴媽媽直到善終。

尋求專業諮詢,拒絕「死亡套餐」

「因為她一直跌倒,去醫院檢查發現是腦癌,且是相當惡性的瀰漫性淋巴癌,醫師說沒有辦法治癒。媽媽不能接受,一直期待能恢復到生病以前的狀況。」一年多前,田安石陪媽媽就醫,從醫師口中了解病情不樂觀;但媽媽卻認為只要配合醫療一定可以好轉。
 
剛開始治療時很積極,醫師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後來,媽媽步伐不穩,跌斷了一邊的髖關節,開刀治療,住進復健病房。住院期間,雖然請看護照顧,但她仍然堅持很多事都要自己來。等到媽媽恢復到可以走路,才出院一星期竟又跌斷另一邊的髖關節,從此真的不良於行,再也沒有辦法恢復健康時的狀態了。
 
「沒想到病程發展快速,有一天起床,她突然變得像小孩子一樣,不太認得我了。」慌亂無助的田安石,當天到醫院掛了五個門診,卻沒有一位醫師能告訴她「接下來該怎麼辦?」
 
她打電話求助臨床宗教師見溟法師,法師介紹她尋求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醫師的專業意見。聽了診斷和說明,她有了心理準備,蔡醫師特別提醒她:如果希望媽媽善終,千萬不要接受「死亡套餐」(心臟按摩、電擊和氣管插管),一定要堅持,不遲疑、不退轉!

打開心結,生死無憾

認識見溟法師是在媽媽發病五、六個月後,此時媽媽已無法行走,因癌細胞侵襲腦部也已經不太認得自己的女兒。「如果早點認識見溟法師,也許媽媽就不會跌斷兩邊的髖關節,可以少受一點苦。」田安石在陪伴媽媽的過程中雖稍有遺憾,所幸在媽媽還清楚時,已經和她化解了多年的心結。
 
「媽媽對我非常嚴格,她是個『虎媽』,我也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人,所以從小衝突不斷。」從小媽媽就告訴田安石,如果不是因為她,就不會嫁給她爸爸,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媽媽對她總是特別嚴厲,覺得她老是問奇怪的問題。印象中對她只有抱怨和責罵,做任何事都不對,不像弟弟比較受媽媽的寵愛。她在小學三年級時被送去和阿嬤住,她覺得這樣也好,不跟媽媽住就不會有衝突。
 
在媽媽還可以走路時,田安石母女一起出遊、拜訪朋友,也為媽媽慶生……
長大後,媽媽非要她考上台大醫學系,但她努力靠自己的能力出國讀書,成為企業管理學人,在職場上有亮眼成績。又因為有家族遺傳的肥胖及心血管疾病,所以特別研發及推廣低醣、碳水循環飲食,成為知名的健康飲食達人。
 
從小她跟阿嬤的感情比跟父母親還要好,出國求學多年再回來,阿嬤已經病得很嚴重,整個人虛弱消瘦。當時年輕的田安石嚇到了,不知道怎麼跟阿嬤道謝及道別,也知道阿嬤對阿公有放不下的心結,最後帶著遺憾離世……
 
所以自從媽媽生病後,她決定要陪伴媽媽,修補彼此過去的傷口。她終於鼓起勇氣把心裡所有的話都講開,請媽媽原諒。媽媽告訴她,「一切都過去、都沒事了!」母女擁抱哭泣,打開多年的心結,彼此 都放下了。
 
在照顧媽媽期間,不論做任何事,田安石都專注於當下:吃飯就專心吃飯、烘焙時就專心烘焙,陪伴媽媽就專心陪伴。

宗教帶來穩定力量

「我要在媽媽的最後一段路好好寵愛她,只要她想做,我都盡量滿足她,其實這也是為了滿足我自己。」在媽媽還可以走路時,母女一起出遊、拜訪朋友,也請朋友來家裡做客。由於媽媽是虔誠的基督徒,她陪媽媽去教會,直到後來媽媽雙腳不良於行,牧師來家裡為她祈福,田安石請牧師千萬不要說「你會好起來」這樣的話,只要讓媽媽寬心,將來會去更好的地方,這樣就好了。
 
善意的提醒,是為了能讓媽媽好好走完最後的日子,不要執著於不可能的希望。牧師和幾位教友一起來祝福媽媽,肯定她這輩子辛苦了,並傳達死亡不是結束,而是種下另一粒生命的種子。牧師帶領教友為媽媽唱聖歌,她聽著聽著便安靜的睡著了。
 
「在對的時候遇到對的人、做對的事,我感到非常幸運。」田安石很感謝見溟法師,每當她徬徨無助時,就會引導她正確的方向;也很慶幸遇到蔡兆勳醫師,「媽媽危急時,我的內心非常煎熬,不知自己的決定到底對不對,還好有他們的指引,這是支持我堅持不做無效急救的最大力量。」
 
此外,融入生活的禪宗修行,也為她帶來很大的幫助,方法是不論做任何事都專注於當下:吃飯就專心吃飯、烘焙時就專心烘焙,陪伴媽媽就專心在陪伴——專注當下在做的事,可以進入安定平穩的心流狀態,不被其他紛擾影響,因而能做出對的決定。
 
媽媽後來不能思考、不能言語,由於癌細胞侵襲腦部位置,讓她的身體不會感覺到痛。她在家裡平靜離世,圓滿善終。

看似無情,卻處處有情

 
隨著媽媽病情的進展,田安石鼓起勇氣把心裡所有的話都講開,母女之間沒有遺憾。
《陪你善終》書中提到,「人生就是一場不斷捨下的學習。」接連經歷陪伴叔叔、父親、母親的生命末期,田安石對這句話感觸很深,「沒有一個家庭沒有心結,但要面對處理它,最後放下,這一生才沒有遺憾。」她已經在健保卡註記DNR(不實施心肺復甦術),也與先生、女兒溝通她的想法,得到他們的理解及同意。但當她知道在危急時刻,若家人反悔堅持要救,醫師也不會和家屬對立,堅持一定要按照病人意願執行。她幽默的說,「那我一定要嚇嚇先生和女兒,誰不照我的話做,就算走了我也會回來找你。」
 
「見溟法師曾問我,他看起來會不會很無情?我回答:看似無情卻處處有情。」田安石說,很多時候家人的不捨,會為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也會在家人心中留下永遠難以抹滅的懊悔和遺憾。善終,其實也是讓生者心安。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3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