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隨順善終,而非斷食善終

企畫/編輯部 採訪撰文/吳立萍
 

陳秀丹/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一百零二歲的阿公,因肺炎住進急性病房,人稱「阿丹醫師」的陳秀丹判斷,阿公的時間不多了;在嗎啡的使用下,阿公意識清楚,每日三餐都能各吃下一碗飯。
 
某日一大早,阿公吃完早餐坐在椅子上休息,護理師發現阿公的血氧及血壓都在下降中……家屬要帶阿公回家,但希望阿丹醫師能見病人最後一面,想跟醫師道謝,阿丹醫師迅速從宿舍趕到醫院見阿公最後一面後,當天阿公回到家裡安詳往生。

善終,不是因斷食而得

「一百零二歲的阿公沒有斷食,往生前一天還能吃三碗飯,當天早上也還能由口進食,他是『隨順善終』。」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的「斷食善終」,名稱很容易誤導民眾,阿丹醫師強調,善終不是因斷食而得,斷食也不一定能善終,這個觀念一定要釐清。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往生前兩天,還精神奕奕的在電視機前頒發證書給新任首相。如果她在台灣,恐怕沒有辦法這麼圓滿善終。」三十多年的臨床經驗,阿丹醫師指出,目前有一些國人對「善終」存在著錯誤見解,她遇到無法善終的末期病人,往往是因家屬不認同病人已進入生命末期,或捨不得病人離世,反覆要求醫師給予無效醫療。病人經歷不必要的痛苦,連和家人共同討論身後事的時間都沒有,家屬也失去了和病人真心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的機會。
 
當人衰老或病到某種程度時,身體消化功能變差,食欲也會變差,最後連吞嚥的功能也會喪失,這時無法進食是自然現象,而照護者停止餵食,是尊重及隨順病人生理現象所做的行為。反之,如果有一個人還能由口進食時、也想進食,而照顧者不給予食物,這是不符合照顧倫理的。
 
人何時進入身體消化功能衰退、無法進食的階段?阿丹醫師表示,有經驗的醫師很容易判斷。一般來說,如果之前幫病人從口餵食都很順利,現在開始出現嗆咳現象,或某日突然出現舌頭將食物推出來,嘴巴不張開的情況,就表示病人的時間不多了。
 
到了這個階段,身體的所有器官功能逐一關閉,若被插鼻胃管強迫灌食、打點滴,會增加腸胃道與身體負擔,很可能出現腹瀉、腹脹、嘔吐、喘、全身水腫的問題;肺炎也會讓人呼吸喘;手被約束,身體極可能產生褥瘡。反之,若隨順自然,旁人不再強行灌食或為其打點滴,此時,人處在相對脫水狀態,大腦會分泌一種嗎啡類物質,可讓人感到愉悅而自然善終。
 
如病人只是暫時無法從口進食,醫師會幫病人插鼻胃管,等恢復之後就撤除。(攝影/小顏)

善終,就是「好死」

什麼才是「善終」?阿丹醫師表示,不同學派對「好死」有不同的定義,有一個學派認為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一、這個死亡是符合自己和家人的期待;二、照顧者不會因此而有額外的壓力和痛苦;三、這個死亡符合倫理和社會的道德標準。
 
以這三個條件來看國內的醫療現場,家屬不捨末期病人死而主張急救到底的案例,雖然比以前少多,但仍然存在,而讓病人在最後一哩路受盡折磨,這並不是病人和家屬所期待的結果,許多家屬事後感到後悔,隨之而來的是內心永無止境的譴責與遺憾;而若是在病人能吃、也想吃的時候不給予進食,雖是預期的死亡,卻不符合倫理道德標準。阿丹醫師說,「要讓病人保有善終,病人、家屬和醫師三方都必須努力。」
 
對於疾病末期、重度失智或長期臥床、意識昏迷、平日生活品質不佳的人,阿丹醫師不主張侵入性的灌食——包括鼻胃管或胃造口等,因為這會讓病人更沒有生活品質,也會失去生命尊嚴;她認為,活著是為了享受人生,而不是讓人覺得這個人還有一口氣在而痛苦活著。
 
阿丹醫師進一步解釋——
 
當病人的身體愈來愈虛弱,體重下降、皮膚變得鬆弛,原本在皮膚緊繃時做的胃造口,管子和皮膚之間會出現不密合情況,這時一些胃液和食物殘渣會滲出,造成周圍皮膚潰爛,紗布必須不斷更換,傷口很痛且很難處理。
 
阿丹醫師說,要讓病人保有善終,醫、病、家屬三方都必須努力。(攝影/小顏)
插鼻胃管則因容易被拉扯,又經常在鼻孔周圍摩擦,造成附近皮膚潰爛、甚至壞死;又因磨擦食道和胃,容易造成腸胃道出血;病人不會因被插鼻胃管而減少口水造成的吸入性肺炎。如果病人會扯掉鼻胃管,手還會被約束。由於不能自由活動,身體同一處皮膚長時間壓迫,會出現褥瘡,照顧的人壓力很大,病人也很不舒服。
 
然而,鼻胃管或胃造口在某些情況是有必要的介入性處置。阿丹醫師舉例,如病人腸胃道出血,或口腔有傷口需修復,或口腔手術……等暫時無法從口進食,醫師會幫病人插鼻胃管,等恢復之後就撤除;又或者頭頸部腫瘤手術後的病人,通常也做了氣切,這類病人沒有辦法從口腔吞嚥,若經醫師評估還可以存活數年且行動自如,就會考慮做胃造口,這些醫療行為是合理的。然而,當這類病人已老到或病到連吞口水都會嗆到、或已經臥床、意識不清的狀態,這時就沒有必要再被強迫灌食了。

隨順善終,觀念必須普及

目前包括英國、美國、北歐……等先進國家,都不主張對重度失智、無法吞嚥的長者插鼻胃管,許多大型醫學研究都指出,當重度失智的長者開始出現無法進食,或第一次出現肺炎之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都超過五成,插鼻胃管並沒有讓存活率增加,因為他們都臥床,胃食道逆流、腸胃道出血、吸入性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瘡等狀況不斷發生。
 
阿丹醫師查閱醫學文獻,多年前英國就已經建議,若重度失智長者出現肺炎,可以不用抗生素;澳洲醫界則建議只用口服抗生素。換句話說,當病人已經無法從口進食時,連口服抗生素也都不必用了。北歐人普遍認為,「為生命末期的人插鼻胃管或打點滴,是干涉他人自然發展、不符合倫理的行為。」
 
「這些觀念必須普及。台灣人的平均壽命比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平均數字還要高,但多出的時間幾乎都是臥床狀態!」阿丹醫師無奈的說,如果國人和醫界都有隨順善終的觀念,可以救回來且有生活品質的就該救,如果已經沒有辦法的就應該放手。阿丹醫師以多年的臨床經驗觀察,「無法吞嚥的末期病人,如果不打點滴也不灌食,絕大多數的人十至十四天就會離世。」面對少子化,未來人口超高齡化帶來的各項問題,如醫療資源匱乏等,這是人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
 

阿丹醫師提醒,如果病人及家屬都有正確的安寧照護觀念,卻遇到觀念不同的醫師,依《病主法》規定,醫師必須幫已簽署預立醫療指示的病人轉介至和病人理念相同的醫療團隊;在台灣,醫院很多,若病人、家屬和主治醫師溝通後,主治醫師仍然無法提供緩和醫療,這時家屬可以另找其他醫院的醫師幫忙,等安排妥當後辦理自動出院,到另一家醫院或回家接受緩和醫療照顧。
 
尤其重要的是,想善終必須先「善生」,平時就要和家人關係和睦融洽,經常溝通將來在疾病末期時的照護方式,比較不會發生即使病人主張不被急救,但家屬卻唱反調,為難醫護人員的窘境;或病人沒有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家屬堅持救到底,醫師不得不為其急救的情況。
 
「不要因為殘酷的仁慈,讓你的家人受苦,也不要讓家人成為植物人!」阿丹醫師再次呼籲,生命的意義不在時間的長短,而在思想、行動力的衡量,活著就是要能感受生命的美好,保有善終,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4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