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以終為始 做好晚年的準備——終活人生工作坊
採訪撰文 吳秋瓊
由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與蓮花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終活人生」工作坊,繼二○二四年初階課程播下種子後,二○二五年透過繪本、書寫、肢體律動、音聲療癒等多元形式,運用各種資源,實踐「三+三+一」行動,為「人生最後的路程」預做準備,打造獨立自主,有尊嚴的美好晚年。
二○二五年「終活人生」工作坊倡導的「三+三+一」行動,意指「運動、動腦、互動」+「地中海飲食、減少心血管疾病、正念減壓」+「臣服」。其核心精神是將「善終」作為預期目標,透過事先規劃與行動實踐,幫助學員逐步建立健康、安心的人生態度。蓮花基金會企畫林奕菁表示,學員對課程規劃表達肯定,且展現高度參與。
運動與飲食,是任何年齡層都需要「管理」的課題。對年長者而言,要改變既有習慣,更需要具體的引導。甘思元教練的「打造好眠自癒力」課程,不僅強調運動對身體的正向影響,更提醒「從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開始」。林奕菁指出,甘教練善用佛法智慧,引導學員改變「習性」,並學習「為自己的健康快樂負責」。唯有白天過得好,晚上才能睡得安穩。
從生活習性到生命手書的實踐
飲食的調整同樣和習性有關。雖然「地中海飲食」在台灣已推廣多年,但許多人僅停留在觀念層面,行動卻不易落實。陳乃嘉營養師從人體所需營養切入,結合科學背景與生活化建議,協助學員從日常飲食習慣著手,逐步實踐健康飲食。
除了運動與飲食,課程還規劃「為愛而寫生命手書」,引導學員「開始適應老年的過程」。從初老階段起,便可藉由學習「四道人生、立醫囑、遺囑、整理人生行李箱」等內容,逐步熟悉並安排身後事。這些隨身小冊子,方便攜帶,也能隨時檢視、修改,每一次翻閱與書寫,都是對自己生命的回顧與理解。
面對未知 從容即圓滿
「終活人生」工作坊的核心概念,就是「退休後好好照顧自己」。課程設計從運動、地中海飲食、瑜珈、身心靈照護,到音樂療法與律動體驗,最後一堂由蓮花基金會黃宗正董事長主講「臣服」,放下自我執著,順應真理、法性與因緣,學習接納如實的自己。課程內容淺顯易懂,讓學員覺得受用,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吳文琦副主任也全程參與,並分享自身體驗。
「明日先來,還是無常先來?」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人生在世,總難免有迷惘與困境。「終活人生」系列課程,就是幫助學員思考並預作準備:當面對未來與生命最後一刻時,該如何安然面對。吳文琦副主任更以志工的臨終故事為例,分享面對死亡不驚不懼的動人故事。
有位志工參與「終活人生」旁聽課程,今年暑假,原本身體狀況良好,卻在腫瘤手術後不久離世。她的孩子後來分享:手術後醫師提出治療方案,但即使配合,也僅能延長三到六個月壽命。於是她與家人討論後,決定不再進行後續治療,把握有限時光與親人相處。這般懇切的溝通之後,約莫一小時,她便安詳往生。對生死沒有罣礙,也用自身的安詳離世作為「示現」,令人動容。
說到「終活人生」,多半讓人聯想到老年,但是有機會跟親人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平時就應該做到,唯有如此,終點來臨,才能做到從容不迫,自在圓滿。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