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

成為學生「重要的他人」─邱坤玉推動校園生命教育計畫

採訪撰文/周美娟
 

邱坤玉個人小檔案

現職:屏東內埔鄉榮華國小校長學歷: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博士經歷:教師、大學兼任講師:屏東縣中興/佳佐/長興國民小學校長
 

小時候,父親問邱坤玉,「將來你是想要拿大枝的鉛筆(圓鍬)過日子?還是拿小枝的鉛筆過日子?」邱坤玉心想,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又喜歡念書,他告訴父親,希望能有拿小枝鉛筆的機會。
 
父親當時歡喜的說,「那你就有機會『坐橫桌』。」在客家大戲中,縣太爺斷即是「坐橫桌」,但後來邱坤玉才發現,原來,這小枝鉛筆的「重量」,並不比大枝鉛筆來得輕。

困窘童年,助他看見學生需求

在屏東質樸的鄉間,長年致力生命教育的邱坤玉校長,是一位充滿人性光輝生命教育的最佳典範。「我是佃農的孩子,當時生活卑微而辛苦,心裡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擁有改善人生的機會。」
 
在生命奮鬥過程中,窮人的孩子有人爬起來了,也有人跌下去,這結果固然與他們和社會的互動有關,但有非常多孩子卻是連爬起來的機會都沒有。邱坤玉感同身受說道,「我很在乎『平等』這件事,而所謂的平等,最起碼、最卑微的要求,是至少應該給每個孩子都有往上爬的機會。」
 
邱坤玉認為,真正的平等不能只是流於表面,「有些人說:給孩子們有飯吃,那就是平等。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有些孩子欠缺的不是一餐飯那種物質的平等,而是受尊重的平等,「尊重孩子生命的平等,要先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有些是生理的需求,有些則是心理的需求。」
 
他以自己為例說明,「我一直到十八歲都還有口吃的毛病,是學校輔導老師花了兩年時間,幫我克服內心的恐懼與自卑感,才有後來的我。」
 
從小成長腳步比較遲緩,口語發展也不如其他小孩,母親日日打赤腳背著邱坤玉上學,但每當母親前腳一離開,他就跟著拔腿逃回家;後來,母親索性就在教室外的走廊席地而坐、等他下課。「當了校長後,我一再告訴自己,對待家長要親如家人,尤其『母親』這兩個字,代表的不僅是某某人的母親,而是天下人的母親,因為這個孩子將來可能是行政院長,可能是拯救世界的人,要盡其可能去協助每一個家庭。」
 
邱坤玉還記得,小時候老師都會叫班上「沒有繳註冊費的站起來」;剛開始全班都站起來,可是經過一個月、兩個月,就只剩他一個人還站著,讓他覺得害羞、無地自容,這也成為他從小揮之不去的夢魘與恐懼。
 
當上校長後,他極力要求學校的老師不能因為學生沒繳註冊費而另眼相待;過去政府還沒有推動減免學費、註冊費的德政時,他每年都要從屏東上台北募款,幫助孩子處理註冊費。他也經常告訴弱勢的孩子,「你只要認真讀書,註冊費自然有人會幫忙處理;等到你有能力時,也可以幫別人出註冊費。」

尊重人性,一日三餐的生命教育

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父母、尊重他們的家庭,這是最起碼的人性需求,再來才是物質欲望的後援。
 
邱坤玉任職的學校有二十七個家庭的孩子,每天僅有中餐能在學校吃飽,早餐、晚餐總是餓肚子。在獲得一所基金會提供經費後,邱坤玉開始推動學童照顧計畫,讓這二十七位學童每天帶一份新鮮完整的營養午餐回家當作全家人的晚餐。
 
之後,學校團隊更深入家庭調查,發現每當大多數學生開開心心放暑假時,卻是許多窮困家庭噩夢的開始,因為很可能全家人都得餓肚子。
 
為了進一步協助這些家庭,寒暑假時,學校每天早上廣播邀請這些學生到辦公室享用早餐,但這飯可不是白吃的,用餐後他們得為學校服務:清理荷花池、做荷花池水生態的講解,或是整理咖啡園、沖泡咖啡、學習端咖啡的禮儀等,期待他們長大後能擁有一技之長。至於晚餐,學校人員就像郵差一樣,天天送便當到弱勢兒童的家裡。
 
過了一段時間邱坤玉發現,這些補助經費居然沒有用完,原來是部分家庭慢慢自立,最後只剩十五個家庭需要幫助。「那十二個家庭認為,他們已經有能力自食其力,便決定不再使用補助經費;他們將人性的光明面表露無遺,真是一種成功的生命教育典範。」

脫貧希望,在閱讀中找到生命主題

由邱坤玉校長帶領進行Q&A:高年級學生分享創作繪本《種子的力量》,中低年級則提問。
「窮人要翻身,最簡單、最便宜的方式就是閱讀,所以我開始在任教的佳佐和長興國小推動閱讀教育。」邱坤玉說,台灣仍有相當多的大人與小孩不看報紙,因此他在華科慈善基金會、許潮英慈善基金會與大堅企業主的協助下,於校內積極推動報紙閱讀、開展讀報教育;八、九年後,學生們不僅讀報,還產出繪本,在財團法人沈剛伯曾祥和文化教育基金會的支持下,去年推出《種子的力量》繪本,成為生命教育、環境教育的最佳教材之一。
 
邱坤玉記得,曾經有位同學讀報後,剪貼出來的統統都是報紙裡穿著長袍、掛著珍珠項鍊、展現美美體態的電影明星。後來這個孩子成為美髮師,「在讀報教育當中,他不也接受了他所需要的生命教育嗎?」邱坤玉認為,生命教育的詮釋方式不在於直接談生命,而是從教育態度、教育現場、教育環境裡去引導學生找到生命的主題。
 
「今年開始,蓮花基金會加入我們的生命教育計畫,可說是如虎添翼。」邱坤玉開心的說,他目前正結合閱讀教育推動「陽光(代表孩子們無窮的能量)、綠樹(代表環境守護與知覺)、童心(喚醒孩子們自我的核心價值)、閱讀生命」計畫,之後也將繼續推動生命教育繪本、甚至拍成微電影;更進一步的計畫將是催生自然生態環境的實驗學校,把環境跟生命教育變成實驗課程。「我很感謝蓮花基金會和沈剛伯曾祥和文化教育基金會對我們的協助,這實現了我對人生的一種期盼。」
 
曾經罹患過鼻咽癌、淋巴癌,也做過化療與物理治療,如今每當跑完一整天滿滿的工作行程後,邱坤玉往往就像是洩了氣的皮球一樣。他說,「我現在就是一個沙漏,每一刻都很珍貴。」
 
《陋室銘》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邱坤玉說,「我並不擔心自己明天不再醒來,只擔心今天會不會有個學生的挫折因為我而產生。」他告訴自己,要成為孩子們生命中「重要的他人」,他為生命教育所做的貢獻,正似芬芳四溢的香氣,緩緩散播人間。
所屬出版品
生命雙月刊158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