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一個人,孤獨?

專題企畫/編輯部 採訪撰文/吳秋瓊

蓮花基金會推出公益短片《自助旅行》,
邀請社會大眾一起來關注獨老議題!
 
《自助旅行》主角是獨居的桂姨,
為了找尋一個接近人群、互動緊密的生活環境,
展開了一段旅程……
最後決定回到心中嚮往的烏托邦──監獄。
 
影片投射出你我未來都可能面臨的生活處境,
如何不陷於如桂姨般自囚………
如何選擇或安排屬於自己的獨立老、優雅老?
孤獨,是一種生命學習
專題企畫/編輯部 採訪撰文/吳秋瓊
我們都曾經感受過,在人群之中也會萌生的那一股孤獨感;獨居只是一種空間概念,人的心卻能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自助旅行》導演陳國傑

孤獨是什麼?

真正的孤獨,是能自在的和自己相處。(攝影/小顏)
              
日本導演暨劇作家鴻上尚史,在其著作《孤獨與不安:一個人也沒關係的練習課》中指出,真正的孤獨,能讓人自在的和自己相處,而人們的孤獨感,往往不是因為「一個人的狀態」,而是覺得「一個人很悲哀」的想法,這種想法其實是一種成見。
鴻上尚史認為,具備「覺得一個人也沒關係」的勇氣,就可以減少很多「煩心的事」;因此比起自憐的感受,更應該藉由練習來認識孤獨的本質。
 
《自助旅行》中的桂姨,最後選擇一條「可能回歸監獄」的路。監獄,其實最符合「社交孤立」的定義。桂姨寧願捨棄井然有序的家,目標顯然是重拾與「熟人(獄友)」的連結;這樣的行動或許更呼應鴻上尚史所突顯,「讓人痛苦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人感到悲哀」的普遍看法。
孤獨是一種情緒狀態,每個人的感受和解讀都不盡相同;而人終其一生,其實都在學習面對孤獨。
 
屏東縣內埔鄉榮華國小邱坤玉校長,在觀賞《自助旅行》後寫下心得,「生命是一場生存與孤獨的抗爭」。
對於桂姨的孤獨感,邱校長表示,「與其說是看戲,不如說影片投射出自己的未來;因此必得及早學習如何安養、如何與孤獨為伴、與疾病為友,這是人生的重要課題。」
 
維基百科如此描述「孤獨」:孤獨通常包括對於與他人缺乏聯繫或溝通,或將來可能會與他人失去聯繫或溝通的焦慮感。因此,即便被其他人包圍,也能感覺到孤獨。
 
當人們被這樣的「缺陷定義」綑綁時,「一個人很悲哀」的念頭就油然而生了;換言之,如果把孤獨視為負面影響,或被人群拋棄等,就會出現問題。
 

孤獨,國際公共衛生議題

孤獨已經是國際重視的公共衛生議題;英國甚至成立專責對抗孤獨的單位,每年花費三十五億英鎊的醫療支出。
「孤獨已經是國際重視的公共衛生議題。」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黃宗正表示,日本有不少老人為了避免孤獨,寧願犯罪去坐牢。不僅如此,愈來愈多年輕人也有孤獨問題,日本有名的「繭居族」就是如此,台灣繭居族也有增加情況。
二○一八年英國發現全國約九百萬人有孤獨問題,於是首相梅伊(Theresa Mary May)在政府部門成立專責對抗孤獨的單位,每年花費三十五億英鎊的醫療支出。
 
黃宗正董事長表示,義大利的老年精神醫學會也在二○一八年一月,宣布訂定每年十一月十五日為「重視孤獨日」。孤獨對身心健康有許多不良影響。心理上會增加憂鬱、自殺風險,生理上會失去活力、失能、失智、心臟病發作、整體死亡率增加等,孤獨議題十分值得國人提早注意。
 
二○一七年《美國心理協會健康心理學期刊》點出,「孤獨的人生病時的感受,比不孤獨的人要來得糟」。
英國醫學期刊《心臟醫學期刊(Heart)》也刊登了一項研究:常常感覺孤單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不感覺孤單的人高出二九%,中風的機率則高出三二%。
 
美國楊百翰大學則與北卡羅來納大學合作,綜合一百四十八項研究,分析孤獨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研究者深入分析近三十一萬人在長達七年半時間內的生活情況,結論發現:社交活動較多的人,比那些較孤獨生活的人,存活的可能性增加五○%。
不少研究者表示,「孤獨會殺死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正在開發治療孤獨的藥;芝加哥大學社會神經科學系教授史帝芬妮(Stephanie Cacioppo)正是其中一位。除了攝取藥物,經由「運動」及「正確飲食」等生活方式改善,也有助於排解孤獨感。
一位女性在二○一八年失去丈夫後,她無所適從,變了一個人,後來史蒂芬妮鼓勵她進行長跑,藉由運動產生的「多巴胺」,讓這位女性漸漸走出低潮,並勇於開始新人生、認識新朋友。
 


與孤獨共處,獨特的心靈成就

對有些人來說,孤獨是一種完全的自由,可以沉靜下來與自己對話,更是從事創作性工作者的必要前提,能更專注於創作思考。
美國散文家愛麗絲‧寇勒(AliceKoller)就是一個例子,她決意做一位隱士,並將這段經歷寫成《孤獨驛站》散文集,她的結論是──「孤獨指的是美好的獨處,自己一個人,奢侈的沉浸在隨心所欲的選擇中,明白自身存在的圓滿而不是他人的缺席。因為孤獨是一種成就。」
 
散文家或許美化了孤獨;然而,不可否認的,獨處時那一種全然的自由,可以確信生活是屬於自己的,可說是一種難得的心靈享受。
 
「孤獨」對人體有害的情況,主要是遇到嚴重的社交孤立才會出現。近年來,有不少新研究論點認為孤獨是正向的─—美國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費斯特,透過研究藝術家和科學家發現,高創意人士的特徵就是「不愛社交」,主要可能是孤獨者可以享受獨自工作、藉此理解自我,並透過藝術表達內在經驗。
 
史帝芬妮也曾和她的丈夫採用電氣神經影像測試一小部分受試者,專題企畫Cover Story證明孤獨的人更加關心其他人的痛
苦(主要是潛意識層面)。這意味著,孤獨的人更具有同理心。正因為孤獨,才更能了解別人和他們所在的社會。
邱校長分享一個案例:有位學童的家長罹患癌症,面對和孩子談死亡的議題,提出移民美國的想法。孩子即使知道父親將逝去,但父子一起討論美國行程,總是充滿興致。父親告訴孩子,我們來世將會再見,此刻和孩子一起編織未來的藍圖,而死亡只是父親遠赴他鄉。
 
既然悲傷是一種情緒狀態,孤獨也是,邱校長說,端看如何把負向翻轉為正向。
研究發現,高創意人士的特徵就是「不要社交」,他們可以享受獨自工作、藉此理解自我,並透過創作表達內在經驗。
 

獨立老,從中年開始準備

專題企畫/編輯部 採訪撰文/吳秋瓊

到底是自助好?還是跟團好?看了《自助旅行》,我想唯一答案是「自助」。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刻似乎都太牽掛,面對未來的老化,我想趁早規畫自己、學習獨自生活並培養自助能力。
──《自助旅行》觀影心得 Pohsien Chiu

老遲早到來,準備老的功課

自助,是人類求生的本能;但受長期群體生活影響,很多人慢慢失去這種能力。面對全球人口老化趨勢,平均餘命愈長、獨居的機會愈大,也意味著「獨居」將成為一種生活型態與社會現象,而非弱勢族群的象徵。
 
不論現在或未來趨勢,一個人老,是多數,而不是少數特例;而一個人獨立自主的老,稱為「獨立老」;一個人孤獨無助的老,稱為「孤獨老」。
 
根據50+與有方文化合作,針對二千九十六名中年讀者的一項網路問卷調查,有五個全新現象的發現──
-八四‧八%曾想過:可能一個人老。
-五五‧五%有心理準備:獨居十年以上。
-八五‧八%有共識:不想過得跟父母一樣。
-九○%對老後不安:總覺得準備不夠。而不安的前三名依序是,健康、金錢,以及照顧自己。
-想的未來住所:氣氛熟悉而熱鬧(老人公寓、老人社區)。
 
三軍總醫院社會服務室社工師、諮商心理師蔡惠芳表示,大約從四十歲開始,健康檢查出現紅字,體力體能變差,吸收新知能力大不如前,這時會有「初老」的覺察。雖然人總有不認老的心態,卻必須意識到,老,終究是要來的。
 

如果以四十歲為「老的起點」,以女性為例,有些人還在職場,有些人是家庭主婦;看起來好像在職場的人生活比較多元,面對老的準備也更充分,其實不然。
 
由於家庭主婦開始面對子女長大的「空巢期」,有些人反而懂得開始學習「填補時間」,為將來做準備;然而,在職場的人如果把所有重心都放在工作上,退休之後頓失社會連結,就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失落或茫然情緒。
 
從社會現況來看「老人社交行為」,蔡惠芳認為,多數年長者使用社群軟體,生活非常多元,即使不和子女同住,仍然有著連結和支持系統;反觀和社會連結較弱的老人,倘若被迫形成獨居狀況,最後可能成為「孤獨老」的族群。
 
晚年若想不落入桂姨的處境,必須從中年開始準備「老的功課」,邁向屬於自己的獨立自主老。

儲蓄健康,足夠的存款

在《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一書中,作者洪雪珍提出,「有錢、有健康,而且懂得生活,是每個人在真正老去之前,一定要準備好的三件事。」
 
老,有很多可能,也有很多限制;然而,預做老年準備的最大意義,就是希望健康老化;身體健康了,無論有錢沒錢,才可真正獨立的老。
 
現今社會強調「活力銀髮族」,年紀大,健康問題百百種,隨著身體器官功能衰退,困擾莫過於視力、聽力、咀嚼、肌力、記憶都出現問題。準備老化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健康觀念和健康管理,包括飲食、體適能等。老人最常出現肌力不足問題,一方面要注意營養,一方面要培養運動習慣;因此,從營養和運動預做準備,是儲備健康老本的首要任務。
 
五十歲的保險業務員曾小姐,能走路就不坐車,她帶著智慧手錶,可以記錄每天的步數,心跳情形,以及睡眠狀況,以便掌握健康狀態,調整作息。四十五歲的陳小姐,工作之餘盡量抽時間運動,每週有兩天上瑜珈課、兩天慢跑半小時至一小時。
 
曾小姐和陳小姐都意識到體力大不如前,開始為老年儲存健康。不僅如此,曾小姐在出社會工作幾年後,開始保險儲蓄年金,現在每年可領回一筆錢,然後又將這筆錢再做保險年金,預計退休後可以每月領回一筆錢,加上退休金可保晚年生活不匱乏。
 
陳小姐對物質欲望不強,認為金錢夠用即可。除了退休金外,她平時定期儲蓄,並有健康保險,現在也開始專注相關的老年保險議題。她強調,愈早預作相關準備準沒錯。

自我栽培,投入社會參與

聽到朋友退休後四處旅遊,一年後卻說,「生活愈來愈沒趣,感覺不知要做什麼?」還有五年即將退休的李美俐開始思考,如何不步入朋友的後塵?
 
她開始報名社區大學「素描課程」,重拾年輕時對畫畫的熱忱;她的一位同事因為對烹飪、手作感興趣,也參加「發酵食及手工皂」的課程,兩人開玩笑,搞不好退休後還可以因為興趣而二度就業呢!
 
前陣子,兩人共同的好友因癌末而被急救,促使她們想了解安寧議題,討論著是不是也該去上相關課程?也許還可以當志工,對社會有所貢獻!
 
很多人以為社會關懷是可以隨機的,認為可以依照我可以自主的時間來做,並且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隨時抽離。長年培訓志工的蔡惠芳社工師強調,關懷的概念是有責任的,代表的是能力,是必須被訓練而非隨機的。
 
從社工角度來看,健康老、行有餘力,投入關懷工作,隨機的服務也是助人;然而,單獨行動者的成功機率很低,因為付出關懷也需要被支持。
 
蔡惠芳社工師表示,國家有志願服務法,明定社工應該受訓練,如何管理,行動必須被規範;擔任志工也有年齡限制,需要固定時間值班,志工服務相當於「職場」,只是沒有薪水。
 
由於每一處志工單位的服務、規範、限制都不同,蔡惠芳社工師建議,可以尋求「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有些單位經常性辦理志工招募活動,例如有人想去動物園做志工,有人想做老人關懷,一有招募就可以去報名。
 
蔡惠芳建議,從年輕時就培養興趣,參加喜歡的社團,找到氣味相投的人,及早建立晚年的人際網絡,並從周圍支持系統尋求個人價值,開始探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性,這是西方社會學家愛力克森(Erikson)所說「心理成熟」的展現;東方孔子則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東西方各有所本,似乎也有相通之處。
 

優雅老 ,活出屬於自己的旅行

專題企畫/編輯部 採訪撰文/吳秋瓊
 

若將人生比喻成一趟旅行,在這條道路上遇見的都是旅伴,與你同在的時間或長或短,不管是朋友、親人、同事或子女,都有到達自己的「目的地」離開的時刻。
──《自助旅行》觀影心得 Ariel Hsu的祕密花園
 
塔莎杜朵自五十六歲起,過著自給自足、心靈富足的「獨居生活」,是老而優雅的最佳典範。

心靈富足,老而優雅

邱坤玉校長以日本作家保隆著作《50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為例,認為老而優雅,是人生應該追求的目標。從精神層面來看,可以想得透、做得到,就可以獨立生活,讓自己成為優雅的老人。
 
一生創作超過百本繪本、在插畫界中無人不曉的美國大師塔莎杜朵可說是優雅老的代表。她二十三歲一出繪本就成名,名利雙收,原本可以過著含飴弄孫、優渥的老年生活;然而,等到孩子們都長大後,她卻在五十六歲那年到美國佛蒙特州的山丘,過起自給自足的「獨居生活」,一直到九十二歲高齡逝世。
 
在日本導演松谷光繪拍攝的《塔莎杜朵,一個人的田園生活》紀錄片中,可以看見她穿著自己縫製的粗布衣衫、頭巾、披肩,有著寵物雞與狗做陪伴,手捧著一杯熱茶..並將大部分時間放在照顧花園農藝,日子過得怡然自得。
 
她經常告訴自己的兒孫,「不去嘗試就什麼事都做不好,與其整天說你做不到,不如放手做。」在紀錄片中,她強調,「人生其實很短,一定要過得快樂,很多人似乎沒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真正想要的,並非物質,而是心靈的富足。」
 
邱坤玉校長也表示,「血氣已衰、戒之在得」,因為人心有四不足,「漢武為帝欲作仙,石崇巨富嘆無錢,嫦娥照鏡嫌貌醜,彭祖焚香求壽年」,老年人假使還受欲望箝制,不甘寂寞,就很難優雅老去。
 
邱校長說,一個人想要優雅老去,必須知道擁有再多的東西,最後也是「萬般帶不去」,做足反觀自己、內省的功夫,才是根本。
 
本身鑽研也喜歡分享「道德經」,邱校長謙稱領悟其中奧妙可能只有千萬分之一,但如果以道家老子所言來看,一個人若能懂得功成身退,下台的身影勢必成為典範。
 

看見人生價值,回饋社會

優雅老去,最受仰慕的典範,還有一代巨星奧黛莉赫本。奧黛麗赫本晚年投身公益,一九八八年開始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五年間走訪非洲、南美洲和亞洲等最貧窮的社區工作,一生貢獻社會,病逝時只有六十三歲,年紀甚至還不到台灣的「法定老年」。
 
社會學家愛力克森﹝Erikson﹞把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分為八個階段,從五十歲起是成年晚期到老年期。換句話說,到了生命終點的階段,如果可以達成任務就會感到自我榮耀,可以隨心所欲安享餘年;如果沒有,就會悲觀絕望,充滿悔恨。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前護理長王浴,退休後仍致力於推動安寧療護,貢獻所長,充實的志工生活,也是老而優雅的代表。
 
蔡惠芳社工師認為,人到了老年階段,應著重在追求人生價值、回饋社會。實務上也發現,並非過著美好人生的人才會想回饋,度過坎坷的人反而更有同理心,也願意回饋社會。
 
老人想要尋求生命意義和價值,是普遍的觀念,端看有沒有機會,即便是桂姨,在獄中都可以幫忙其他人,用智慧化解可能的衝突,用本身的能力照顧他人,這是自我肯定的成就感來源。
 
桂姨的孤獨感,其實是缺乏與社會更緊密的連結,例如她去買地瓜、觀察其他人的行為,渴望被接受,這樣的人當然可以藉由志工團體進入社會參與,但是現況並不容許。
 
蔡惠芳指出,桂姨的肢體行動並不靈活,體能明顯變差,志工團體就不會是生活的主要面向,反而應該回到社區的關懷據點,參加長照2.0舉辦的社區活動。
 
知名演員(王道、唐琪、曹雨婷、張百惠)演出《自助旅行》,希望藉此引起大眾關注獨老議題,也自我提醒,老更要活得優雅精采。
 
邱坤玉校長以老子《道德經》第八章為例,「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的關鍵詞「道」,是老子哲學的核心,是天地萬物遵循的自然法則。
 
邱坤玉校長表示,老子的哲學,反映在現代的作法,就是以老的心情,可以到醫院做志工,做他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像水一樣,可以包容一切。正因為有經驗,老人可以用行動樹立典範,與人為善,在團體裡與其求別人,不如自己帶頭做。

與時俱進,孤獨無機可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邱坤玉校長舉《道德經》第三十三篇解釋,有自知之明,是大智慧。他認為老人可以奉獻自我經驗和智慧,給予別人更好的建議,但不要在體力上較勁,以免造成他人麻煩。
 
一個人想要優雅老去,最重要的是修身養性、調理身體,邱坤玉校長笑說,把身體養好,老來不用坐輪椅,免得還需要別人來幫忙推,因為輪椅是一個坐著,另一個站著,看似一張椅子,其實綁著兩個人。
 
客家俗諺:「若要凡事好,須先問三老。」本意是說,老人家見多識廣,後生晚輩想要少走冤枉路,做事之前先請教老人意見。
 
邱校長將這句俗諺延伸解釋,「三老」就是老人家、老師傅、老師,分別可以傳道、授業、解惑,這是年輕人可以請益的角度。倘若本身就是三老之一,則應該貢獻一己智慧,和年輕人分享自我生命經驗,成為別人的貴人,這就是傳承,願意與人交朋友,也讓別人走進我們的生命。所謂教學相長,產生新的交流與學習,孤獨感又怎麼會「有機可乘」呢?身為教育工作者,邱坤玉校長自許要成為「學生重要的人」。
 
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一個人可以「活到老」是福氣,更應抱持童稚之心,敞開心扉,貢獻智慧;同時也莫忘學習新知,活到老、學到老,做一位與時俱進的時尚老人!
所屬出版品
生命雙月刊158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