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以關懷之名

專題企畫/編輯部   整理、採訪撰文/洪淑芬
 
在老與幼之間,在志工與親人之間,在自我學習與照顧服務之間,屏東榮華國小、新竹湳中里和國北護「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所,以關懷友善之名,搭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勾勒一幅幅關懷友善社區之美景。

榮華國小  扎根生命教育  「你來我往」老幼共學

榮華國小校長邱坤玉帶領學童觀察小蝌蚪,教導孩童生命循環概念。(攝影/陳葳倫)
兩千五百多年前,子路請教生死之事,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死亡深不可測,生命難窺究竟,在教育現場裡,生死問題一直都很難解。
 
曾經罹癌,屏東榮華國小校長邱坤玉為了打開生老病死禁忌話題,積極在校園裡推動生命教育,邀請社區長者入校傳藝,帶動「你來我往」長幼互動,希望透過跨世代交流,讓孩子們體悟生命的真諦。

開誠布公,和孩子談「死亡」

「前陣子,家裡連續走了兩隻十幾歲的老狗,還好邱校長曾帶孩子觀察小蝌蚪變成青蛙、最後生命終了的過程,讓他們理解生命周期。」生死無常是李淑認自認難以與孩子討論的話題,她感謝學校用心設計課程,讓孩子們面對親人或寵物離世時,能用開放的心態處理情緒。
 
盧怡君也肯定邱坤玉校長推動生命教育,為孩子打好心理建設。「小孩以前常問:『媽媽,我們可不可以不要死?一直當小孩是不是就不會變老?』學校的課讓他們慢慢接受人會長大、會變老,慢慢也會往生..........」
 
兒童教育學家羅夫斯在《與孩子談死亡》書寫:「如果孩子能在開誠布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比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但是,許多大人卻總是隱晦帶過,「等你長大就會慢慢知道!」
 
邱坤玉認為,在生命的「前端」,就要開始體驗、理解「末端」。曾經大病一場,他用自己的觀點詮釋死亡,「生命終歸還於父母。如果有一天離開,我一定會去找爸爸媽媽,如此一想,就算明天就要過世了也不擔心。」
 
在「你來我往」課程中的「你來」──布袋戲前場演師蘇明順師傅到榮華國小傳授布袋戲文化技藝。(攝影/張璦)
邱家客廳掛有一幅長達十二尺的「書香傳家」匾額,這是父親對邱坤玉的叮嚀,也衍伸出他的治學方針。
 
二○一九年出任屏東榮華國小校長,他開始在學校推行「閱讀教育」,因為讀書是窮人翻身最簡單、最容易成功的方法;他也積極推廣「家庭讀報」,鼓勵小朋友每天精選《國語日報》上的文章和報導與祖父母分享,親子共學更增進感情。
 
邱坤玉在學校設立「生命教育中心小學」,有系統的從「人與己」開始談起,讓學童透過課堂、活動,以及與家族長輩、社區長者的互動,自然而然認識生命歷程,從而領悟「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生命」的關係。

老人是寶,搭建世代溝通橋梁

高齡八十一歲的布袋戲前場演師蘇明順師傅,手持戲偶對著一群十一、二歲的國小學童示範孫悟空的踢腿動作,並且中氣十足提醒,「恁係沒呷飽嗎?沒力!」孩子們咯咯的笑了,隨即集中精神,專注擺弄戲偶姿勢。
 
這正是榮華國小生命教育課程「你來我往」的「你來」環節——校方邀請社區長者和學生展開「大齡差距」交流與學習,讓學生習得傳統文化,也藉由與長輩相處,探索生命與自我人生的可能性和價值。
 
看著年紀與自己曾孫相仿的孩子們努力操練戲偶姿勢,蘇明順十分感動,笑說自己年紀大了,多和孩子相處,腦筋才能保持靈活。「你來我往」突破傳統「關懷長者」的概念與作法,為社區創造出更多老幼共學的機會,也讓長者發揮長才、再度感受自我生命價值。
 
有鑑於屏東許多家庭仍保有三代同堂的生活形態,榮華國小的生命教育課程也積極為家庭建起世代溝通的橋梁。
 
擔任布袋戲後場的五年級蔣同學說,家中長輩有收看布袋戲的習慣,經過老師傅教導,他逐漸了解布袋戲文化,回家後和爺爺、奶奶分享上課內容,祖孫有了談論話題,關係變得更緊密。
 
「你來我往」,將學校教育與生命、環境、社區互助和服務結合。其中,「你來」是祖孫同樂的仁人精神,不僅活化長輩的智慧與價值,也喚醒家庭教育功能。「我往」,則是老幼互動環節,學生向長者學習琴棋書畫等傳統技藝,再到學校周邊的療養院、榮民之家等場所服務,表演自彈自唱、戲劇、讀報、帶動桌遊,老幼一起享受益智樂趣,拉近世代距離。
 
「機構關懷不該只是去唱唱歌、拉拉小提琴,要讓孩子們與長輩對話互動,學習長輩的智慧。」邱坤玉分享,孩子們稚嫩的童聲和害羞靦腆的演出,總讓長者們開懷大笑,也讓孑然一身的老人家能短暫享受天倫之樂。
 
「 曾經有一個無親老人, 情不自禁的對孩子說:『你乎我作孫好某?』」邱坤玉樂見跨世代互動,構築出一幅關懷友善的社區美景。
 
在「你來我往」課程中的「我往」──榮華國小學生到榮民中心與長者互動。(攝影/張璦)

道法自然,食農教育體悟「一生」

「 各位可愛的同學們, 下課後請到中廊來,我們一起了解無患子怎樣成為防範病蟲害的植物農藥.......」鐘聲響起,小朋友飛奔而
來,聚精會神聽取介紹,當上課鐘聲響起,又馬上回到教室完成本土課程學習單。
 
《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邱坤玉推崇的自然法則。他大力推動食農教育,邀請社區長者手把手教小朋友耕作,並帶領師生到屏東科技大學學習智慧農業;附近有一位畜養三萬頭豬的養豬專家,也受邀來學校教導如何將糞土變黃金;每遇傳統節日,更從社區請長輩來教小朋友搓湯圓、包粽子.......
 
邱坤玉笑言,「我們學校很小,只有六十六位學生,但校園裡有六十四顆芒果樹、將近兩分地的稻田,還種有咖啡、印度櫻桃,最近又搭起溫室, 小朋友都很期待.......」
 
校園裡各式綠景植栽都是生命教育課程的一環,教導主任許殷誠帶領學生觀察,「當咖啡樹的果實是綠色時,表示還沒熟,紅色代表可以採集洗豆,黑色意味著過熟,可以放進盆裡栽種,等待長成一株全新的咖啡苗。」學生從中體悟「一生」的概念,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營造「天地人我」共融共生的和諧關係。
 
榮華國小推動閱讀、生命、品德、科學等教育,為社區注入良善關懷力量,讓年長世代和年幼學童有了共學共好的契機,也透過志工媽媽的串聯,讓社區更加融洽。
 
儘管體力大不如前,聽力也大為受損,但邱坤玉說,「我每天都很忙,忙得忘記身體不舒服——身體是虛殼,應以價值實踐為實體,毋須哀傷生命的流逝,或掛念自己的肉體。」
 
任期僅剩一年半就要退休,他發願要「1+20」——邀請二十位校長一起投入關懷友善社區行列,擴大生命教育課程規模,凝聚深厚的社區關懷力量。(資料提供/張璦、陳葳倫)
 
榮華國小教務訓導主任許殷誠推動農食教育,透過咖啡樹種植課程,讓學童體悟「一生」的概念。(攝影/陳葳倫)

新竹湳中里  打造友善樂齡社區  當「老」來臨時

湳中里志工陪伴社區長者一同領藥、就醫。(攝影/楊宗岳)
「以前的里長,只要做到路平、水溝通、路燈亮就好,現在卻不一樣了……」擔任里長十四年來,江玉寶明顯感受到「老年化」與「少子化」對社會的衝擊。
站在服務第一線、看見社區長者需求,她號召里民組成志工團隊,提供「食、醫、住、行、育、樂、顧、終」八大服務,幫助鄰里尊老在熟悉的家園裡安老善終。

用心學,了解社區需求

大清早,張奶奶由社區志工陪同,前往藥局領取慢性處方箋藥物,之後再到日托中心學習手藝技能;中午課後,沿著香味來到社區
集會所的廚房,志工們早已為獨居長者準備好營養滿分的餐點,等待大家前來享用;有些老人家行動不便,志工還會將餐點送到家,順便寒暄幾句.......
 
位於新竹市北區的湳中里, 是鄰近新竹科學園區的新興住宅區,交通便利、人口密集。過去,這裡放眼望去幾乎全是稻田,直到民國六十五年農地重劃後,地目改變,從此良田改建房子,遷入的人口慢慢變多。
 
近年來, 隨著眷村改建與距離科學園區不遠等因素,設籍的人數增加,目前約有三千兩百多戶、逾八千位里民,大多從事科技相關工作;而早年落戶在此開枝散葉的青壯年,如今已是滿頭銀髮的花甲一族了。
 
擔任里長前,江玉寶經營花店,因與生命禮儀社配合式場花藝布置,開始接觸殯葬業;她發現,許多人對於生命的規畫幾乎是「零」,一旦家中有人突然倒下,全家大小都會措手不及。
 
湳中里志工送餐之餘,也與獨居長者聊天,傳遞關懷。(攝影/楊宗岳)
二○○六年順利當選湳中里里長,她深入了解社區長者需求,並積極進修,至今已陸續取得衛福部指導員、照服員、教育部樂齡專案管理師、樂齡規畫師等證照,也兼任教育部預防失智的培訓老師。
 
有了知識作後盾,她開始大刀闊斧著手規畫各項社區服務項目:在社區信仰中心「南中宮」成立里民集會所;為社區長者創建日托、長照中心;與元培醫技大學合作「樂齡運動中心」,將社區與醫院作連結,給予長者更多服務資源;帶領一群熱心的社區志工,致力低碳教育宣導,突顯社區特色,成為新竹市第一個低碳社區.......

護鄰老,創建社會企業

來到湳中街十二號「福祿壽喜樂活館」日托中心,一整排櫃子上擺滿社區長者的作品。日托學員陳精珠阿嬤歡喜的說,自己在這裡「上學」已經五年多了,每天和「老同學」一起上增能課、運動、用餐,天天都很開心。
 
因為深刻感受到政府歲收減少、補助無法面面俱到,老人照護費用龐大,對一般受薪家庭實是沉重負擔。江玉寶參考專家學者建議,決定以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模式來服務里內長者。
 
江玉寶積極進修,規畫各項社區服務項目,女兒的鼓勵紙條,是她感到疲乏時堅持下去的很大動力。(攝影/楊宗岳)
一○六年一月十五日,「福祿壽喜樂活館」成立,以「使用者付費」為原則,由社區志工為年長者提供「食、醫、住、行、育、樂、顧、終」等八大服務。
 
「食」,是供餐服務,志工為獨居老人送餐,也順道關懷長者的生活起居。
 
「醫」,是送藥到家。社區藥局張淑珠藥師說明,志工有時會特意帶長輩親自到藥局領藥,製造與人互動的機會,也感受自己不需事事依賴他人,減少老年憂鬱;而藥師也會進行衛教,有助健康促進。
 
「住」與「行」,則是為年長者進行房屋輔具設施及行動輔具的補助申請。
 
「育」,是樂齡學習;「樂」,是旅遊休閒。湳中里集會所設有「樂齡學習中心」,開設書法班、基礎電腦班、瑜珈課、舞蹈班、花藝班等,讓長者活到老,學到老。社區還成立「悶燒鍋話劇團」,曾演出〈天鵝湖〉等經典名劇,讓里民同樂。
 
「顧」,是日間照顧、陪伴就醫。許多里民任職於科學園區,平日工作忙碌,兒女擔心長輩獨自在家無人看顧,白天便可將他們送至日間托老中心,晚上再接回去共享天倫之樂。
 
「終」,即善終規畫、禮儀服務。江玉寶定期在里內開辦善終規畫講座,幫助長者提前為後事做好準備,遇有經濟困難、無力辦喪事的里民,里辦公室也會提供協助。

募志工,志同道合似親人

「每當看到補助訊息,我常利用三更半夜寫計畫、趕快申請,畢竟政府資源有限。」江玉寶懂得運用所學及人脈為里民爭取福利,也積極發掘每一個里民的專長,招募人才前來當快樂志工。
 
目前里內共有九十九位志工,依專長編成巡守、環保、日托、樂齡四個小組。每每提到志工團隊,江玉寶滿臉喜悅,「我們比家人還像一家人。」她經常安排志工聚會或旅遊,彼此聯絡感情,整個社區活潑又健康。
 
「福祿壽喜樂活館」提供的八大服務。(製圖/林品妘)
「 每一位志工服務前, 都要先上過基本訓練及長照相關的特殊訓練。」江玉寶認為,做志工要放下身段,不怕臭、不怕髒、不怕死,當聽到哪裡有需要,就要盡心盡力協助。
 
她相當重視團隊氣氛,「不要小看自己只是一個螺絲釘,無論沮喪或開心,每個人的情緒都會影響到其他人。」
 
加入志工行列十多年的鄭銘耀說,「一個社區能有那麼多人出來當志工,實在不簡單。看見江玉寶的理想與抱負,就會很想加入團隊,一起服務里民。」

談生死,預立遺囑為自己作主

江玉寶在社區開辦樂齡中心,以生命禮儀作為主軸,邀請律師、藥師、代書等專業人士前來授課,提醒長者提前部署老後生活,好好思考如何面對生病、死亡的到來。
 
樂齡中心的其中一項特色課程便是生命故事書寫,長者們每次以一個主題書寫自我生命經驗,像是「求學時期」、「感恩的人」、「家書」等,一點一滴建構自我生命故事、回溯生命價值,並為子女留下珍貴的回憶。
 
南中宮為居民信仰中心,同時也提供里民休閒活動空間。
江玉寶經常在善終講座中呼籲長者預立遺囑,「把遺囑寫好,日後子孫才不會有糾紛。」
 
曾受邀給予法律意見的陳詩文律師表示,與長者們講預立遺囑、贈與、契約等,都要用非常白話的方式傳達法律條文,也要潛移默化開導一些仍然避諱的長者,因為,唯有面對且做好準備,才不會為自己甚至是子孫留下遺憾。
 
台灣預計於二○二五年到達「超高齡社會」的標準,江玉寶希望能創建健康智慧社區, 讓「 老有所學」、「老有所用」、「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也希望培育更多志工投入,為全台社區立下標竿,運用影響力帶動台灣社區的進展。(資料提供/楊宗岳、林品妘)

國北護「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所   提升關懷,照顧死亡

癒花園雕塑品「淚痕」以半邊臉(憂喜參半),傳達人在生命中所遭遇的悲歡離合。(攝影/翁至成)
成立至今已屆二十年,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所創立目標,是為了照顧人類的死亡——面對死亡、照顧瀕死、處理悲傷,如今已是師生及校友們的日常。
 
一手推動系所成立的林綺雲教授卻認為,想要做好與死亡有關的服務,不能只靠專業人力投入,社區民眾一起參與很重要;「要幫助大眾認識死亡、提升彼此關懷,變成資源團體,才能共同打造友善關懷社區。」

不怕死、不想活的,都來!

一九九九年,林綺雲教授向教育部提出申請成立「生死教育與輔導教育研究所」,「六月提出申請,九月就發生大地震。我知道一定會通過,因為大環境沒教人如何處理死亡!」
 
死亡學, 包括臨終、死亡、死後三階段,專業來自國外;林綺雲說,考量國人禁忌,研究所以「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命名,二
○○○年首招,十年後大學部成立,二○○四年系所合併,稱為「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所。
 
大學部的學習重點有五大領域:悲傷輔導與諮商、生命教育及自殺防治關懷、喪禮善終服務、醫療諮商與職業重建輔導、寵物陪伴照顧。林綺雲說,這五大領域都是社會所需,都有現成的職業等待學生畢業即就業。不過,成立之初還擔心招不到學生,她半開玩笑的對外宣傳,「只要不怕死、不想活的,都可以來考!」
 
北護癒花園的「家庭追思丘」,開放民眾和團體懷念、追思逝去的親人。(攝影/翁至成)
至於碩士班則結合生死關懷、悲傷輔導、醫療諮商、自殺防治、藝術治療、喪禮服務之理論,規畫一系列生死關懷與悲傷輔導模式,供產學界推廣運用。林綺雲補充,許多研究所學生本具專業,有護理師、醫師、心理師,甚至還有大學念工程的人,多為了補強原職業所需的專業及服務他人而來。

助人之前,先整理自己

「 許多學生都說『我要幫助別人』,很少人會講『我有問題,我要來幫助我自己』,但進來之後,自然就會發現自己的問題。」以悲傷輔導為例,第一堂課通常是從自己的失落經驗講起,林綺雲說,「開始大家都在學習建立關係,隨著關係愈來愈好,重大失落慢慢出現,同學彼此關懷,進而交到一輩子的朋友。」
 
不只同學之間變成關懷團體,老師和學生也一樣。專長自殺防治的林綺雲,曾輔導一位因朋友自殺而想跟隨而去的女學生。「輔導和醫療不同,醫療是生病才給藥,輔導則教人管理情緒。」林綺雲說,「我的課,是教學生怎麼面對、怎麼評估、怎麼預防殺。」
 
她舉例,聽到女學生說要去死,便問她,「你打算怎麼死?」「她跳樓,我也要去跳。」
 
 
有自殺意念的人通常不想後果,林綺雲引導她思考,跳樓是為了去找對方,「你已經查好路徑了嗎?確定跳了就能找到她?有沒有不用死就能找到她的方法?」
 
女學生聽完愣住,「老師,有這種方法嗎?」
 
「自殺防治一定要教育、輔導、治療一起來。」林綺雲教她用心學輔導,將所學用在自己身上;畢業前夕再看到她早已恢復開朗,一再感謝老師的陪伴。
 
「大學四年學到的技巧,未必能馬上派上用場幫助人,但當自己受傷時,就能自我療傷。」林綺雲鼓勵學生先整理自己、面對自己,「有這樣的心路歷程,未來幫助別人時才能做得好。」

學習伸手救人的方法

台灣有很多NGO 團體從事社區關懷,卻很難觸及華人最害怕談論的「死亡」;林綺雲表示,他們系所的學生畢業後做的,幾乎都是和死亡有關的服務。
 
校園裡有一座「癒花園」,是生諮系所學生的專業教室,它是一座環扣生命歷程的主題花園,引領學生從自我照顧、心靈諮商、走向和解,象徵人們心中復原的力量。
 
林綺雲教授奉獻生死輔導及教育,培育出無數的專業諮商人才。(攝影/翁至成)
花園也對外開放,許多民眾和團體在追思平台分享彼此的故事、懷念逝去的父母和親人,好好與他們完成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癒心鄉心理諮商中心則是生諮系所學生的實習單位之一,主要提供自殺防治領域實習。林綺雲說,課堂上學的都是個案配合時的關懷技巧,實際到醫院接受震撼教育,學生經常哭著回學校接受督導,「我們(老師)還要開導他,千萬不要做到自己想死喔!」
 
有些個案最後自殺身亡,學生自責能力不足,「害死」了他。林綺雲提醒,大家的出發點是「救人」,但無法保證救得了每個人,「要學會伸手救人的方法,讓他來抓我們的手,拚老命去救;一旦沒救到人時,千萬不能誤解是自己害死他的。」
 
「 在職場上, 不舒服就要講出來,不要把自己當超人。」林綺雲告訴學生,輔導不是「矯正」,而是讓人認清楚自己,知道可以做什麼選擇,「輔導要靠溝通,透過表達、整理,讓人看清楚現實層面,知道自己某些感覺是正常的,但是某些感覺是有危機的,冷靜思考如何處理會更好。」
 
走過癒花園,最後寫下許願卡,期許自己能走過悲傷。(攝影/翁至成)

關懷鄰里,張開社區關懷網

現代社會人我關係緊繃,好意容易被扭曲。林綺雲認為,「大家都很慈悲,卻不知該如何展開關懷,所以要培訓、要給方法,還要有策略。」
 
「我有個鄰居好兇,社區公認的頭痛人物,大家叫我不要理她。」得知老人家獨居,林綺雲主動親近,「若大家都離她遠遠的,哪天她倒在家裡,誰能幫忙?她只是脾氣不好,可以改變她。」
 
兩人第一次交手, 是因林綺雲穿高跟鞋下樓梯時發出聲響,「她擋在電梯口對我大吼『你走路那麼大聲!』我嚇了一跳,趕緊說對不起。」
 
這位老人家習慣用罵人的方式溝通,第二次遇見,老人家又提高聲量要吼她,林綺雲有備而來,「你講話都那麼用力嗎?這裡(喉嚨)會受傷哦。」
 
「我們靠這麼近,你像我這樣講話就好, 不需要大聲。」 老人家嚇一跳, 也感受到對方的關懷,往後她雖然難改兇巴巴的態度,
但講話時注意聲量, 有一次在超市前偶遇, 她還拿出剛買的蘋果要送給林綺雲。
 
「 自己所學,一定要用在社區裡。」林綺雲以個人經驗說明,慈悲關懷不能只靠專業人力投入,社區裡人人都有責任。
 
「社會上有一群人不是那麼容易接受關懷,要為他們建立一套打開心門的關懷模式;有些長輩雖然有家人卻還是很孤單,要設計活
動讓他們走出來接觸人群,或教導他求助模式.......」林綺雲認為,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關懷對象做分類、以不同的方式去關懷;每個人都把社區鄰里關照好,每個人都與需要被關懷的對象產生一點點相連,由點而線而面張開關懷網,社會將會變得愈來愈好。
 
癒花園的水道匯集處「心願池」,象徵眼淚流到最後,必須面對新生活,為自己許下心願,重新出發,帶著希望,迎接新生命。(攝影╱翁至成)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63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