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美學】

帶病生活,安老善終兼談「關懷友善社區」

文/許禮安醫師(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圖/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有人問:「老了、病了,怎麼辦?」
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道理?」想要不老不病、跳過老和病,又不願意死,難道你想當鬼、神?
 
電視廣告說,化妝品會「愈擦愈年輕」。我曾在兒子小時候問他:「如果愈擦愈年輕,最後會變成什麼?」他答:「小baby(嬰兒)!」
 
有慢性病的老人家來看我的門診,抱怨「我歸組攏害了了(閩南語),怎麼辦?」我說:「身體是暫時借用的,給你用了七、八十年,有一天就會故障壞掉,怎麼可能像新的一樣呢?所以堪用則用!」
 
「那萬一已經不堪使用呢?」我告訴病人:「那就『早去早回』!」
 
我在安寧病房照顧過年紀最小的末期病人,只有一歲半就離開人間,想要長大都不可能!我跟病人說,你有病至少還有藥可以吃,「有藥吃就開心一點,至少還能帶﹃病﹄延年,等醫師說無藥可醫,再開始煩惱。」
 
無論有病沒病,每個人最後必然走上「死」路一條,要調適心態迎接「老之將至」!
 
 
安寧療護是陪伴「帶病生活」
 
末期病人只不過是帶著嚴重的疾病,直到末期與臨終,他們都仍想要繼續過生活、繼續活下去;「安寧療護」,其實是要陪伴末期病人和家屬「帶病生活」!
 
臨終關懷與「幽谷伴行」,不是將我們想要的「善終」和各種標準強加到末期病人身上,而是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因此,陪伴他們「帶病生活」才是安寧療護真正的目標。
 
有些志工會勸末期病人和家屬:「你要看開、放下!」可是,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偏偏就是看不開、更放不下。
 
如果安寧醫護人員和志工自己都沒有寫好遺囑、做好死亡準備,請問有什麼資格去跟末期病人和家屬談死亡準備?
 
安寧療護的目標不是要「讓末期病人面對與接受死亡」,因為正常人遇到死亡的基本人性反應是「轉身、背對和逃離」;恐怕要有點不正常,才會想要去面對與接受死亡。
 
可以「面對與接受死亡」的意思是:「命運現在讓你死,你也無所謂。」醫護人員和志工自己都無法準備好隨時去面對與接受死亡,怎麼可能讓末期病人做到,這是不合理的要求與期望。
 
「終身學習」才能安老善終
 
我常說:「過去教育只教你如何學以致用、進入社會,卻沒教你如何退出社會、安老善終!」
 
台灣在日據時代平均餘命不到四十歲,現在則超過八十歲,多數人都面臨逐漸「退出社會」,卻不知如何「安老善終」!
 
時代已經不同,我認為:樂齡大學與社區大學最需要學習的課程,是「健康促進」與長期照護、安寧療護與「生命關懷」。
 
重點在「健康促進」,不做好「健康促進」,「長期照護」就是無底洞;重點是「生命關懷」,活著時不關懷,等到末期才要求「安寧療護」和「臨終關懷」的尊重,未免太悲慘。
 
想讓自己不需要「長期照護」嗎?要學習「健康促進」才有可能!有可能永遠都不會末期和臨終嗎?請在還健康時學習「安寧療護」和「臨終關懷」!
 
老了要做到「 四老四好: 老身鍛鍊好,老伴照顧好, 老友聯絡好,老本保管好」;長壽卻不健康, 可能得忍受長年的折磨。
 
人生難免一死, 不該有標準模式的「 善終」,而是每個人自成一種死法。重點不是「如何死」,而是在前如何真正「活著」;重點不是「 善終」,而是活著時對社會、對世界有沒有貢獻!
 
活著並不只是「暫時還沒死」,而是要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關懷友善社區」只是「復古」
 
衛生福利部網站有一則新聞稿:「國民健康署舉辦國際關懷友善社區的讀書會,邀集專家學者發展工具包、推動手冊、宣傳單張,透過生命教育徵選競賽及全國桌遊志工培訓與宣導活動,並結合本土布袋戲、手工藝術等長者的文化背景,啟動三年(106-108 年)的推動專案,應用賦權模式(教育和培訓、參與、資源、支援網路),針對臨床工作者、感興趣的照顧者和志願者從他們的環境中,希望創建『關懷友善社區』。」
 
我認為,「關懷友善社區」和余尚儒醫師努力推動的「在宅醫療」,都不是創新的觀念,其實都只是「復古」。
 
台灣光復初期,醫師會去病人家裡「往診」,甚至早在日據時代就有《往診學》著作。全民健保實施後,只有家醫科醫師會進行「居家訪視」,去家裡看病人。
 
多數末期病人希望在自己家裡接受照顧直到最後,民國八十五年開始試辦「安寧居家療護」,現在則是學習日本用「在宅醫療」整合這些服務。現代都會生活經常是「老死不相往來」,像我現住高雄公寓,樓上樓下都不認識,如果有人在這棟大樓「孤獨死」,我都不會知道。
 
《老子》第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過去鄉下農村生活是鄰居互助,所謂「遠親不如近鄰」,陶淵明〈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因為都市不斷發展,加上台灣已經面臨快速老化和少子化的危機,必須回復過去左鄰右舍互相關懷以及互助友善過生活,才能解決社區照顧的困境。
 
「帶病延年」其實是種祝福
 
有些人活在負面的生命狀態,例如:「抗」癌、「反」戰。抗癌是與癌症「對抗」,反戰是「反對」戰爭,長期處在對抗和反對的狀態,需要花極大的心力才能負荷。
 
「追求和平」和「反對戰爭」不同,正面的追求與反向的對抗不同。「維護健康」和「對抗癌症」是不同的心理狀態,「抗癌」與「帶病延年」、「與癌相伴度餘生」截然不同。
 
如果可以選擇,大家都不想得到癌症或任何慢性重症,可是既然得到,光是一直與之對抗,疾病會變成揮之不去的陰影,這樣活著太辛苦。
 
曾有癌症病友分享:「自從我得到癌症之後,人生重新洗牌,優先順序重新計算。」生命給我們的條件不會盡如人意,只能在不滿意尚可接受或不得已只好接受的情況下,繼續認真努力活下去。
 
在我的眼裡,虛弱與生病反而是一種好事與祝福,有三大理由:第一、「柔弱勝剛強」,牙如堅鋼但易折,舌僅三寸反不爛;二、「帶病延年」,生病的人因為知道健康的可貴,更能知所取捨與節制;第三、「修行需常帶三分病」,才會知道無常迅速、生死事大,臭皮囊既然無可依靠,何妨儘早捨棄。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63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