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

超越死亡與自我超越

文/雷愛民(摘錄自《傳承與創新》)
 
 生命教育在大專院校推動已逾三十年,到底生命教育是什麼?教些什麼?怎麼教?如何教?如何觸動學生的心靈深處?以上問題,將由來自三十一所大專院校、四十六位擔任生命教育相關課程的老師一一為您解說。
 
傳承與創新
——大學生命教育課程規劃與教學實務
主編:紀潔芳
定價:850元
出版者: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欲購買本書,本刊讀者享優惠每本650元(含運費),請與心理出版社李經理聯絡。
line ID: 0953767321
 對於死亡,我的認知正式開始於高三(二○○二年)前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痛,這場莫名其妙、令我虛弱至極的大病向我展示了一個令人恐懼不安的前景:我是會死的,而且死亡似乎就在眼前,觸手可及!
 
 在此之前,就像俄國文豪L. Tolstoy的名作《伊凡‧伊里奇之死》(The Death of Ivan Ilyich)中的人物一樣,我一直認為死亡這個東西是別人的事情,與自己無關。這場突如其來的疾病令我如夢初醒,內心十分震驚,從那之後,「我會死」這個問題就成了我人生中最關切的問題,尋找死亡的超越方法,或者說,尋找一個讓我不再對死亡感到恐懼的方法,就成了我日後求學與生活的核心動力。雖然時至今日,我的人生剛剛走進三十七之際,但是死亡問題竟足足困擾我近二十年,換句話說,我有將近一半多的時間與死亡問題糾纏不清。
 
 近二十年來,死亡關切如影隨形伴隨左右,不甚惶恐,我不斷向身邊的師長、朋友、親人等尋求解答,向歷史上的先賢尋求解答,向自己內心深處尋找安寧;但是我發現:對這個如此切近的問題,身邊許多人要麼渾然不知,要麼如我先前一般,刻意迴避或隨意應對……
 
 直到我開始認真整理死亡研究與學界的研究進展時,才發現:雖然怕死並不鮮見,但是迴避死亡竟是人們的常態,研究死亡需要異於常人的勇氣和特別堅定的意志。否則,我們難免會被周遭的人奚落,被「怕死」的責備擊敗。
 
 死亡意識覺醒後,死亡問題常常縈繞心頭,可謂怕死怕得要命,有時簡直寸步難行。直面死亡,一開始確實非常艱難,但是時間長了我發現:死亡並沒有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們不願正視死亡,以及面對死亡沒有支持和後援。
 
 當你面對死亡束手無策時,當你拒絕別人假意理解和安慰時,當你以為死亡是孤寂無依、獨一無二時,或許你可以從同樣束手無策的人,從跟你處在同樣處境的人那裡得到同理的安慰:原來死亡的難題如此普遍,我並不孤單!甚至你還會對同樣束手無策的人產生同情共感,進而對死亡少了一些畏懼,多了一些包容。我們在尋求死亡解脫的時候會深深體會到:跟我們身在同樣處境的生命是何等需要支援和說明!而當我們看到他人受到死亡問題困擾,同情共感總是很容易觸發的,此時只要我們伸出自己的手,展示自己的善意,哪怕不言不語,或許就是一種與人為善了。
 
 超越死亡的道路雖然艱難而漫長,有的人甚至要用一生來超越死亡,這不足為奇,但是我相信在死亡覺醒後的先進那裡尋求幫助、加入死亡覺醒的人群中,是一件十分美妙而迫切事情。一來,它可以消除死亡的孤寂感與幻滅感,超越死亡恐懼;二來,在死亡的教化下,生死之交同修共進,相與為善,這是令人歡喜的事,也是超越死亡的過程。
 
 正因為有此感受,後來我才積極與諸位同道發起生死學研討會、學術沙龍、論壇、出版相關著作、開設生死學相關課程等學術事業。在這過程中,我的努力和付出讓我收穫頗豐:當發現另一個被死亡困擾的人也在尋求同樣的死亡超越,一旦他獲得機會、得到幫助,我亦感到極大安慰,內心充滿歡喜,心中的成就感、意義感和價值感油然而生。
 
 因此,在開設生死教育課程的嘗試時,我始終覺得,如果我的工作給了有死亡困惑的人哪怕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支援,那麼我的生死教育課就有價值了。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66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