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美學】

世界安寧日-談安寧人權與疫後新生活

文/許禮安醫師(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圖/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九月十日公布第十一屆「總統文化獎」名單,「人道奉獻獎」得主為佛教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榮基教授。
 
 「安寧舵手」陳教授謙遜表示,這是社會對於「安寧緩和醫療」與「善終」的一大肯定,期盼更多人理解,讓摯愛親人走得沒痛苦,才是真正的大愛與大孝。
 
 巧合的是,今年十月九日就是「世界安寧日」。

從「世界安寧日」談安寧人權

 西元二○○五年,英國「Help the Hospices」提倡訂定每年十月第二個星期六為「世界安寧日」(World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Day),獲與會者支持通過;自此每年都有超過七十個國家地區在這天共同為「安寧療護」發聲。
 
 「世界安寧療護聯盟(WHPCA)」公告二○二一年「世界安寧日」的主題是「安寧平權——每個生命都重要(Leave no one behind—equity in access to palliative care)」,直譯為「沒有人被遺落在後——獲得緩和照顧的公平性」。
 
 在許多國家,「安寧緩和醫療」並未被涵蓋在健保醫療體系,獲得的資源與經費遠遠不足。每年「世界安寧日」都在呼籲世人,共同重視全球「安寧緩和醫療」的不足或不均。可惜在台灣,「世界安寧日」經常落在「雙十國慶日」前後,新聞版面都被慶祝活動占滿,很少媒體會報導。
 
 「世界安寧療護聯盟」今年特別以「平權」作為核心,揭示全球安寧療護資源的不均,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新生兒、兒童和年輕人、無家可歸者、LGBTQ+(不同性別認同傾向者)、身心障礙者、受刑人、生活在人道危機處境者、老年人、愛滋和結核病感染者,以及受COVID-19影響的人,並強調「安寧緩和醫療」資源取得需要被格外重視,「安寧療護」在醫療裡應該是基本人權!
 
第十一屆全國安寧療護繪畫比賽一般組參獎/劉士羣「曙光」

善終和模範生非基本人權

 
 多數人誤以為「安寧療護的目標是讓病人得善終」,其實安寧療護強調的是「善生」和「善別」——讓末期病人好好活著,可以「安樂活(還活著就能得到安樂)」,就不會要求「安樂死」;讓他可以和親朋好友以及世間的人、事、物好好告別,有陪伴就比較不會有遺憾。
 
 「善終」是假設有一種「標準而美好的死亡形式」,恩師余德慧教授推薦的《好走》一書提到:「一千萬人會有一千萬種死法。」換句話說,每個人自成一種死法,你活著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應當死得和別人不同,才符合安寧療護「尊重自主權與個別差異」。
 
 我認為:「善終不是基本人權!」因為「善終」不是理所當然,必須努力去獲得與達成。從事安寧療護的人知道:不論再怎樣努力,都不可能讓所有末期病人得「善終」。
 
 這種現象我稱之為「標準答案症候群」,就如「教育」是基本人權,但把學生教成「模範生」不是基本人權,因為辦不到。模範生有時不是老師教得好,而是他本來就夠好。同理,「安寧療護」是基本人權,但讓病人得「善終」不是基本人權,因為辦不到。從事安寧療護的我們只是有「特權」或「恩賜」,可以在旁邊見證他的「善終」。政府(公立醫院)必須提供人民取得「安寧療護」服務,但無法保證人民得「善終」。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二○一五年一月召開記者會:「衛生福利部全國管轄二十七家醫院,只有三家開設安寧病房:桃園、台南和雙和。」可見衛生福利部長年以來並未把「開設安寧病房、提供安寧療護服務」,視為人民應有的基本人權。
 
 根據「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網站顯示,截至今年九月三日,總計全國只有八十三家醫院有開設安寧病床,總計八百八十三床。衛福部部立醫院安寧病床如左下表列。這些床數不一定全年常開,例如:安寧護理師離職、春節期間或疫情變化,隨時可能減床數甚至關病房。
 
 安寧病房至少要六床才能正常運作,依規定配六位安寧護理師,白班兩位、小夜班一位、大夜班一位,還有兩位可輪休。只開兩床,依規定配兩位安寧護理師,必須每天各上十二小時的班,永遠無法放假;只開一床只有一位安寧護理師,就要像外籍移工全年無休才能持續運作。
 

從新冠肺炎談疫後新生活

 「新冠肺炎」自二○二○年開春後逐漸肆虐全球,我一直都在思考,疫情之後的生活型態改變。
 
 今年五月中旬,台灣疫情忽然炸彈開花,五月十五日雙北率先三級警戒,五月十九日全國進入三級警戒,並四度延長到七月二十六日;七月二十七日降回二級警戒,九月新北市爆發Delta變種病毒,眼看要回到一級警戒遙遙無期。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公衛、醫療專家都認為:「新冠肺炎」不可能消滅,將會「流感」化。「新冠肺炎」在台灣的死亡率約五%,一直居高不下,等於每二十位確診者將有一位重症到死亡,我們必須學習「與病共存」和「帶病生活」。
 
 這幾個月以來,我們透過親身體驗疫情當中的「三級警戒」,生活型態受到不同限制的各種實況,必須思考:食、衣、住、行、育、樂,醫療照護模式以及未來生活常態的改變。
 
 例如:飲食盡量外帶,外食需有隔板;口罩、防護面罩、手套、防護衣、酒精等,變成衣著標準配備;住家符合「居家隔離」的「一人一室、衛浴與動線分離」等規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捷運、客運、台鐵、高鐵)禁止飲食、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學校隨時停課不停學,公司可能改為居家上班,家裡是否有足夠的電腦和網路,可以線上學習與工作;旅遊變成高風險行為,餐飲、旅遊、住宿、交通等產業都受到巨大衝擊……
 
 世界的無常隨時提醒我們,必須為自身必然的死亡預作準備。不是只有癌症末期會死亡,當「染疫死亡」成為常態,「生死學與生命關懷」就變成必修課程。現在開始關心與監督「安寧療護」服務的資源與品質,才能保障親人和自己未來有機會得「善終」。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66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