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關懷】

臨終護念,微笑說再見

文/滿祥法師(台大醫院共同照護臨床佛教宗教師)
 
 年初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他清楚表明,不希望過度醫療。但家人親情難捨,依舊為他安排各大醫院的緩和醫療與腫瘤科諮詢,希望他不要放棄。
 
 正因為如此,他在診間遇見了蔡兆勳主任,兩人相談甚歡,非常投緣。蔡主任建議,或許可以客觀參考各方專家意見後,再做後續的醫療決策。
 
 考量家人不捨,他接受醫師建議,進行了兩次化療;治療期間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他真摯表白,覺得自己實在很有福報。
 
 只可惜,歷經六個月療程,病情依舊遺憾地進入末期……
 

病人對生死瀟灑,是家人不捨;見他因治療而受苦,心中又很掙扎……

 七月中旬,病人家屬打電話至蓮花臨床宗教師疫情關懷專線,經「蓮花臨床宗教師疫情關懷小組」轉介,我與病人的大女兒通上電話。透過聲音表情,聽得出她內心忐忑。我自我介紹,說明自己出家的道場、臨床服務的角色並關心病人現況,逐漸取得女兒信任,細細說明父親病況。
 
 病人目前入住加護病房,因為肺部積水、呼吸困難,終日須配戴BiPAP呼吸面罩(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
 
 「對於爸爸的病情,家人有什麼想法嗎?」詢問家人想法時,隱約聽到話筒旁有另一個焦急的女聲,原來是病人的太太。
 
 太太表示,自己是某大佛教團體的資深幹部,全家人都是皈依三寶的佛教徒,「雖然了解世間無常,但還是希望把握任何一點機會,讓先生做治癒性的醫療。先生對生死瀟灑,是家人較不捨,現在看他受苦,心中很掙扎……」
 
 醫師告知,病人現在已是多重器官衰竭,但家屬擔心,一旦接受醫師建議轉出加護病房,是否會加速死亡?且又擔心病人臨終時是否能有正念?最終還是希望病人能在加護病房裡多補充一些營養,再拚一次繼續化療的機會。
 
 我同理家人的情緒,告訴她們,不捨乃人之常情。「學佛教育我們,面對無常應坦然以對,這並非無情無感;家人們積極尋求醫療、用心照顧病人,若也能考慮尊重病人的意願,這才是對親人的愛和惜緣。」
 
 聽完這一席話,太太和大女兒感覺得到同理與肯定,開始啜泣;經由引導及鼓勵,她們開始回顧病人的生平——
 
 楊老師,年少時罹患小兒麻痹,卻不因此自暴自棄。他自立自強、好學不倦,雖符合政府補助的資格,卻從不領取殘障津貼,把機會留給更需要的人,靠自身努力成為國文老師。
 
 婚後家庭和樂,父慈子孝,育有兩兒兩女,皆各有所成。住院期間,長子從美國回台探視,小兒子也帶著新生的孫兒,專程從大陸趕回來……
 
 我邊聆聽邊讚許,家人肯定病人的生命歷程,這是幫助他提起正念很重要的一部分,「要把對先生或爸爸的讚美和愛,親口告訴他,並且讓他知道,家人願意調適,化不捨為祝福。」
 
 我鼓勵家人與病人共修念佛,給予彼此祝福和光明的護佑,並且順勢引導太太思考:「暫時有限的營養,對先生的病情是否有可逆性的幫助?如何把握機會,幫助先生提起正念?」

與病人共修念佛,給予彼此祝福和光明的護佑

 我鼓勵家屬與醫師詳細討論轉普通病房的細節,為彼此爭取更多相處的時間。太太聞言哭著說:「我原來心裡一團亂,聽了師父的話終於有方向,我會和醫師討論轉病房的事。」

臨終陪伴:肯定病人的生命歷程,感謝他給予家人寶貴的生命學習。

 兩天後,病人因為胃出血而吐血休克。家屬請教我,此時該對病人說些什麼?要注意什麼?
 
 「家人在為病人做生命肯定後,可提醒佛法教示,感謝病人給予家人寶貴的生命學習。」應大女兒要求,我以電話錄音方式為病人開示,首先肯定他此生,並為他說明臨終四大分解的現象與法門。
 
 通話最後,教導家屬臨終變化的陪伴方式,叮囑要持續為病人護持正念。隔日大女兒來電,表示父親專注聆聽法師的錄音說法後,頻頻點頭回應,精神狀態明顯放鬆。

感謝病人給予家人寶貴的生命學習。

 言及與醫院溝通轉病床之事,大女兒提及,「醫院沒有單人房,是否該回家才是對爸爸好?」了解女兒是怕病人受干擾,我告知,「因為疫情管控訪客,病房不見得如想像中吵雜,且防疫期間居家訪視受限,是否先轉病房,再進一步討論回家的條件?」
 
 病人於七月二十一日轉入雙人房,女兒以簡訊通知我,隱約期盼能前往探視。不巧,我於前一天剛打完疫苗發燒中,無法探訪,只能以簡訊祝福病人和家人內心都安定。女兒回覆「感動、感謝」。
 
 二十三日我燒退,原計畫上午到醫院探視,不料接獲大女兒告知,父親已於凌晨兩點多往生,很是安詳,「師父幫助父親很大,還是懇請師父能來看父親。」
 
 我到往生室探視病人,見他面貌慈祥如生,肯定他此生不挫於殘疾、不懷憂喪志,奮發圖強成為教師作育英才,身教言教使長女承其衣缽、子女皆各有成,利益社會。
 
 我對病人說,「兩個兒子均成家生子,太太也有兩位孝順的女兒陪伴,你此生為師、為夫、為父、為爺爺,可稱功德圓滿。你為孩子們樹立典範,相信會繼續影響這個家,走向美好的未來。」女兒全程以視訊連線,讓回國防疫隔離的兩個兒子也能參與。
 
 大女兒告訴我,病人前日再聽兩遍錄音開示,皆非常專注、點頭回應,「我問他『有信心嗎?』爸爸用力說『有』,並且自己拔除面罩說『不戴這個了,這個不好玩,我要走了!』」
 
 病人當時一一對太太和兩個女兒微笑,臨終前還用力念出「阿彌陀佛」。太太說:「他怕我們不捨,所以對我們笑。」小女兒馬上搶著說:「才不是呢!爸爸真的笑得很開心燦爛!」
 
 大女兒在一旁頻頻點頭認同,家人們隨即跪拜感謝我對病人的護念,兩個兒子也在視訊中一再稱謝……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66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