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美學】

不是故意忘記,只是返老還童!

文/許禮安醫師(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失智症和癌症不同──癌症病人身體垮了,腦袋通常清楚;失智症則身體無恙,腦袋卻故障。

他真的不是故意要忘記

我發現,有些失智症家屬心理上無法接受親人外表看起來一樣,言行反應卻像變了個人似的,「明明過去的事情都一清二楚,為什麼剛講過的話一轉頭就忘記?我看他一定是故意的!」
 
失智症確實是「儘講,講過去;隨講,隨忘記(閩南語)。」早期記憶刻得深,愈不會忘記;近期記憶因腦袋故障而刻不進去;常相左右的親人最後被遺忘,不常來的很快就不認得。
 
在台灣,失智症患者從確診到死亡,平均八到十年。每位失智老人需要一整個家庭來照顧,主要照顧者每天平均花十二小時照顧病人,一旦親人失智,家屬必須有至少「八年抗戰」的心理準備。
 
身體健康、活蹦亂跳、行動自如的「輕度」、「中度」失智症病人很難照顧,動不動就上演迷路驚魂記;一直到「極重度」躺下來後,最容易照顧。
 
家屬面臨長期抗戰,主要照顧者最需要學習,卻最沒空去學習。我建議開辦失智症課程時,要同步開辦「安親班」安頓失智長輩,讓照顧者喘息和學習。
有些失智症家屬心理上無法接受親人外表看起來一樣,言行反應卻像變了個人似的。

你選擇得癌症或失智症

目前全世界最有錢、最有權力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一九四五年以後出生),到二○一○年已逐步邁入六十五歲、朝銀髮族邁進。隨著「全球老化」效應,失智症將成為龐大問題。
 
二○○七年,我在演講中介紹「失智症」,當時全球「每七秒鐘就有一人失智」,到現在已進展到「每三秒鐘就有一人失智」。健保局也在二○○九年九月將失智症末期病人納入安寧療護服務對象。
 
台灣失智症權威、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退休的醫界前輩劉秀枝醫師在《假如我得了失智症》書中提到,「癌症是細胞不正常的過度增生,阿茲海默症則是腦細胞的凋零死亡,按理來說,這兩個細胞存活力完全相反的疾病應該很難共存。事實上,也有研究發現,癌症患者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低,而阿茲海默症患者罹癌的比例也較低。」
 
失智症和癌症都是「活得愈久,得的愈多」的疾病,這讓我突發奇想:假如失智症和癌症必須二擇一,你會選哪一種來得呢?
 
柯文哲醫師說,「人只有兩種死法:一種是有插管,一種是沒插管。」我在高雄醫學大學「生死學與生命關懷」課程中問學生,「得癌症或出車禍,你會選哪一種死法?」
 
我的說詞是,「人只有兩種死法:一種是有準備,另一種則是毫無準備。」

失智症是心智返老還童

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初期病人的智能比以前差,影響職業或社交表現,但稱不上痴呆。輕度失智症在台灣往往被忽略,尤其在鄉下地區。
面對失智症病人情緒失控,只要轉移注意力,像打太極拳一樣,順勢而為、化勁而去,百煉鋼可化為繞指柔。
「失智症候群」不是一種特別的疾病,而是一群表現出失智症狀的疾病,以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精神行為症狀。
 
閩南語俗稱「老蕃癲」,大陸叫「老年痴呆症」,日本已改成「認知症」,是「認知功能障礙」。
 
前美國總統雷根是阿茲海默症的失智症,前英國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是血管」(中風)型失智症,連呼風喚雨的國家領袖都逃不掉。
 
因為對成長過程失憶,自從有兒子後,我從他身上學習孩子如何進入社會;我用兩個觀點看待失智症:「不是故意忘記」和「返老還童」。
 
失智症是心智「返老還童」的進展:從「進入」社會到「退出」社會。失智症的認知功能退化,和兒童學習認知功能的進程剛好倒轉;人透過學習得以進入社會,卻因為失智而逐漸退出與脫離社會。

電視新聞很多是失智症

現行醫療照護體系使用「臨床失智評分量表(英文簡稱CDR)」檢視失智症的嚴重程度。我覺得應該要有另一種量表,說明失智症病人的心智年齡退回到幾歲或幾年級,甚至退回幼稚園與嬰幼兒階段。
 
老人有兩種年齡:生理年齡和心智年齡。要能以身心分離的角度,知道眼前的親人雖然身體已是老人,心智卻是個孩子,重新去對待失智症病人。
 
許多社會新聞和失智症有關,新聞媒體和記者的無知會誤導大眾。像農曆七月有阿嬤在山林走失,新聞說遇到「魔神仔」;十月又有阿嬤走失,新聞照樣報導是被「魔神仔」抓走,原來萬聖節快到了。果然是「不只東方鬧鬼,連西方也會鬧鬼」。有位醫師寫道,「為什麼魔神仔比較喜歡抓阿嬤?」因為女性失智症發生率比男性高。
 
台灣失蹤老人高達四成是失智症引起,只要一次不見就是失智症。家屬須注意:第一次找回來,下次不一定這麼幸運。我會和老病人開玩笑,「其他不重要的事都可以忘了,只要記得回家的路就好!」可是,我們來到人間,活著忘了從哪裡來,死後不知要到哪裡去,廣義來看,都是「失智症」病人。
佛教徒講「活在當下」,其實失智症病人才是真的活在當下:一句話可以連續問二十遍,一講完就成過去,每次問都只有當下。

失智症病人是「活在當下」

美國真實例證:心理學專家派幾位研究生假裝有幻聽去看精神科門診,被診斷「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精神分裂症』)」收住院。
 
研究生住院後要寫紀錄,護理師同時寫護理紀錄。這些假病人的病歷都被記載:有異常的「觀察行為」和「書寫行為」。基本定理是:當你認為他有病,連正常動作都會變成病態行為,就如「疑鄰盜斧」說:懷疑鄰居偷你的斧頭,鄰居就愈看愈像小偷。
 
失智症病人情緒失控可能是因為感情中樞損壞,因此喜怒無常。切記千萬不要硬碰硬,不然會像雞蛋碰石頭而兩敗俱傷;只要轉移注意力,像打太極拳一樣,順勢而為、化勁而去,百煉鋼可化為繞指柔。
 
佛教徒講「活在當下」,我說,失智症病人才是真的活在當下:一句話可以連續問二十遍,一講完就成過去,每次問都只有當下。
生死學三大提問:一、出生之前你是誰?在哪裡?二、死後你又是誰?到哪裡去?三、現在你到底是誰?生前死後都不知道,在生死之間的我們,去掉「身分、角色、地位、名字」和「銀子、妻子、孩子、房子、車子(現代五子登科)」,可以說得出自己是誰嗎?連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要藉由外在表象指認自己,這還不算是「失智」嗎?
所屬出版品
生命雙月刊150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