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點亮生命照見愛」-有愛人生(二)

■王紹玲
 

「善終」~ 人生終極追求

中國人追求福安,從年節時常可見家戶門上貼出「五福臨門」紅聯,即可看出人們內心的渴求。出自《書經•洪範篇》的五福包括:「長壽」、「富貴」、「康寧」、「好德」,以及「善終」。尤其最後的「善終」,如傳統觀念所述「既壽且富,耄耋之年,壽終正寢」;意即活得久且富有,生命最後能在子孫環侍陪伴下、死在家中的正廳,即是莫大的福份、最好的善終。不論人的一生貧富、榮辱、功過如何,每個人不一定依序的生、老、病、死,但喜迎生、接受老,想避掉病,在最短的時間,無病無痛、「無疾而終」,達成常人所說的「好死」,是多數人無不期望的共通表現。
 
最後即使未必能莊嚴圓滿的在家中壽終正寢,卻不乏聽聞有人在睡夢中寧靜往生,有的則是坐在家中看電視、突然倒了下去,送醫急救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如此不見痛苦的「好死」情狀,少不了有人要羨嘆「不知道將來我有沒有這樣的福份…」。相反的則是如老一輩的人吵架時脫口而出的詛咒「不得好死」,意思是希望對方受苦無法得到好的死亡;可以見得能夠「好死」是莫大的福氣,無法「好死」則是難以承受的痛苦折磨。
 
然而有多少人能在老弱時不受病痛之苦、突然閉眼就再見?又如前述在睡夢中往生的「好死」,是否就是「善終」?在探討這些疑義之前,對於人人可能的「病」與必然的「死」,國人首應破除的是傳統忌諱避談的觀念,以眾所周知的著名景點-日本東照宮上「三隻猴子」" 不聽、不說、不看" 的可愛模樣、其實是諷喻提醒為警惕-- 凡事皆應及早面對、認真準備,一味鴕鳥心態的逃避,最終只有徒增懊悔遺憾而已。
 
五福之一的「善終」,其「善」在於表面上雖然失去了摯親的性命,但其終結的過程若能安寧祥和,對於當事人與親人好友,都是一種福氣;不單逝世者得以安然離去,身旁的親友也感到安慰,縱使分離悲痛難捨,卻因逝者的安詳而能夠讓生者釋懷。為此我們可以理解 -- 人之所以能善別,與親友能否善終有很大的關係。如何獲得最終之福、達到人人都希望的「好死」,正是「點亮生命照見愛」座談會希望藉與談專家們討論分享的重點。
 
座談會前半,聽過與談來賓先後分享如何協助親人安寧告終的故事,主持人靳秀麗感動地抒發「因為有愛,我們幫助親人能『善終』,大家都是希望『好死』。然而怎麼樣才叫做『善終』?可能每個人的定義不太一樣;而要達到善終,我們是不是需要有怎樣的覺知?平常該如何的準備?」主持人巧妙的在提問中點出「善終」並非是水到渠成、自然發生,而是要有所認識和準備的。

生死兩安 感恩無憾

「怎樣叫做『善終』?我覺得是“平安"!」生命教育專家光哥(劉桂光老師)首先淺白扼要的對「善終」下了註腳,並以大哥、父親先後罹癌而終之例,進一步說明「善終」於生死兩端的意涵。
 
「『善終』是“彼此平安"!也就是面臨死亡的親人不要為家屬牽掛,而我們送親人平安的離開、也不要在情緒上牽掛。人會悲傷、會想念、會愛…這些情感都不至於影響你對親人是否善終、也就是『他( 她) 是否平安?!』的想法。
 
面對大哥的死亡,就我來說沒有善終,但我努力的讓大哥善終,包括他掛念的事情。像是幫大哥代筆寫了好多給兒女的信,在他兒女成長的幾個重要時刻,像姪女小學畢業時,收到一封爸爸的信和我幫大哥送的一份禮物;姪兒今年大學畢業、準備出國唸書,我把大哥準備給他的最後一封信交給他,並且準備一份禮物、一筆錢,當做他出國唸書的基金,幫忙大哥轉達他們的父親永遠的愛。
 
而我對父親,父親和我在這世上的緣份有個終點,那就是所謂的“終",那個“善"就是彼此平安。在父親最後的幾年,我盡力的陪伴和他互動,包括幫他處理一些事、陪他一起回老家…等,完成他的心願。對於父親,我們彼此都有善終。我的善終並不是只有面臨死亡,還包含心中沒有無謂的遺憾…最重要的是“彼此的平安"。」
 
「我很同意光哥所說-『善終』是雙方的。」回應光哥的分享,呂立醫師接著也對「善終」定義提出看法。
 
「在大家的想像,可能一家人圍在旁邊一一道別,然後“四道"全部做完,就是善終。對我來說『善終』是雙方的,一個是當事人,就是將要面對最困難、嚴厲挑戰(死亡)的這個人,以及他的家人;雙方都能把這事當做是一個正向的,以這樣的生命歷程如果能激發更多正向的力量、正向的概念,那是我覺得最棒的『善終』。不會是哪個親友的手還沒握到就離開,那樣就是沒有『善終』,我覺得不會!因為家人的心如果是在一起的,隨時都可以向家人表達『四道』,重要的是互相聯繫的心不會斷掉。儘管肉體已經不見、摸不到,可能只剩下骨灰、或只看得到墓碑,但家人關愛的心永遠是在一起的,而在我們思念親人時,希望除了悲傷之外,還有感謝、感恩。
 
像我思念父親的時候,就很感謝父親養育我、家人陪伴我,有許多很棒的回憶、是生命中的珍寶,值得一生慢慢去品嘗。就算當中有一些不開心也沒有關係,因為我們都經過了很多的努力、留下很棒的連繫,感謝父親給了我這麼多很好的事情,都是值得感謝、很正向的事。 另一方面,如果能將這樣的愛和正向的力量,持續的延展出去,那就是更棒的『善終』了。」

把握當下 隨時圓滿善終

「至於個人要怎樣能『善終』?就看大家怎麼看,努力去過好每一天,其實怎麼樣都可以善終。」光哥簡要的帶出個人的「善終」準備,並舉在課堂上常和學生用問答方式思考的例子。
 
「當你去便利商店買牛奶,在想買XX 牌鮮奶的那一排,你會拿哪一瓶?」
 
「拿最後那瓶 ( 手伸長一點),店家都是把新鮮的放在後面…」學生們爭相回答。
 
「但如果是在你家裡有好幾瓶,你要先喝哪一瓶?」光哥反問。
 
「當然是快到期的那瓶嘛!」
 
「為什麼?…你不是要喝最新鮮的嗎?為什麼不喝新鮮的那瓶?」
 
「不一樣! 那是在我家冰箱的呀」
 
「請問在你家的、和在便利商店的有什麼差別?」
 
光哥以這個例子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因為在你家的是你付代價、花錢買的!如果用這瓶牛奶代表你的人生,當你對它付出的代價越大,它對你就越充滿了意義,你努力得越多、它的意義就越大。」
 
「我們都知道人一定會死,很多人的怕死,其實是怕死亡來臨之前還有很多事沒做-怕還沒交女朋友、還沒考上大學、還沒環遊世界…等,所以並不是怕死,是怕來不及完成。那為什麼不在死亡來臨前,好好把握你能做的;如果老天只給你60 年,你又何必執意貪60歲到80 歲的那20 年,何不好好把握上天給的年歲、盡量去做就好;並且經常把生活中的故事、心得感受和家人、身邊的朋友分享,這就是人生最好的處理,不要等到最後。『善終』,絕對不是指最後國外的孩子都回來跟你說再見叫做善終,而是把平常該處理的都處理好才是善終;我們看一些有錢的人,人都過世了還在爭財產,這樣算善終嗎?」
 
長年為照護癌症病童而努力的榮總護理部沈青青督導長,在琢磨如何為更多的孩子完成心願的同時,也從未停止對往生多年的孩子的思念。 座談會前夕,沈青青思索『若我的孩子平靜地走了,對她可能是善終,但對我來說其實是沒有(善終),那麼她的往生算是善終嗎?』藉準備座談內容的機會,沈青青也趁機自我梳理一番。

圓夢無憾 讓愛廣傳

「我最近常想…如果我走了,會有甚麼遺憾?!…自己也一直想要來做準備(死亡準備),只是一直都太忙了。 對於『善終』準備,我最直接想到的是我們的小孩(癌症病童),想到小孩要什麼才沒有遺憾;所以我們常會問孩子『你最想見誰、最想做什麼、最想吃什麼、最想看什麼…』,然後就是去幫他完成心願,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阿霖的心願"。」
 
阿霖,是台北榮總兒科腫瘤病房、罹患骨癌的孩子。沈青青第一次見到阿霖的時候,他已經是截肢了的高中生。沈青青陪同他的家人照顧阿霖幾度進出醫院,和阿霖一起去看電影、幫他完成多件想做的事,直到他在102 年往生。在阿霖住院期間,透過他的父母親,沈青青了解到阿霖是個活潑好動、充滿各種夢想的孩子。當爸爸旁敲側擊的提到是否可能讓阿霖上船之類的探問,沈青青得知阿霖希望海釣的心願,但她也和家人同樣擔心,已經截肢、坐輪椅的阿霖,任何一個風浪顛簸都可能讓他落海,到時該怎麼辦?經過沈青青還是想幫阿霖圓夢的四處詢問,果然沒有海釣船家願意擔風險讓他上船;最後在澎湖警察局的大力協助下,才終於讓阿霖遠征澎湖的海釣之行如願以償,再現多日不見的笑容。
 
「那天阿霖真的釣到了四隻石斑,本來那陣子他一直食慾不好,可是釣到的那天,他就吃了很多、很開心…」彷彿見到阿霖快樂滿足的模樣,沈青青泛著淚光激動地說。
 
像是預知所剩時日不多,海釣回來沒多久的暑假尾聲,阿霖媽媽來和沈青青商量:阿霖想聽「五月天」演唱會,家人四處排隊,甚至往偏遠的7-11 購票,但怎麼樣都買不到門票。看到他們一家人的努力和孩子的渴望,配合阿霖療程告一段落,沈青青努力地幫他張羅到四張門票。 但在演唱會前三天,阿霖竟然因肺積水又住進了醫院。當大夥都為他不知能否來得及趕上演唱會而著急,阿霖的症狀,在前一天又奇蹟似的消退、出院,順利的去了演唱會。
 
「在那個火熱的演唱會上,他就像“超跑"一樣,整個能量都來了」沈青青轉述阿霖媽媽當時不可思議的話說。
 
九月上旬聽過「五月天」演唱會,阿霖就像充飽了快樂的能量、開心了好一段時日。十月的某一天,阿霖媽媽打電話來說「阿霖走了」,沈青青立刻放下手中事情,趕去幫阿霖做最後的遺體護理,也要他的家人用替阿霖高興不用再受苦的心情送他走;並且要求阿霖父母親當場承諾『會好好照顧自己和家人』、讓阿霖安心地走。沈青青努力的使白髮送黑髮的家庭,不要因為孩子離世而破碎、或發生家人尋短等不該有的不幸。阿霖爸爸感謝及時為阿霖圓夢的沈青青「雖然他總是這麼突然…他想海釣、妳就帶他去了,他想看演唱會、妳也讓他看到了,讓他沒有遺憾;謝謝妳…以後我也要跟妳一樣!」
 
從「善終」的定義、個人如何達到「善終」、如何幫他人「善終」,到即時「四道」的實踐,主持人靳秀麗以拋磚引玉的分享,帶動現場觀眾以分享個人故事、實踐「道愛」的精神。 靳秀麗提起父親在尚能視事之際即寫下生前遺囑,表達希望如何處理後事、希望身後能做慈濟醫院的大體老師…等囑咐,以不給家人平添困擾的規劃,具體展現對家人的愛。
 
對於「善終」的看法,座談會現場有朋友分享:因從事研究工作緣故,常有機會到國外拓展視野、接觸新知,個人生涯於願足矣。唯經歷的人生過程,深刻體會人生最大的利益就是「平安」、平安就是福。諸多身外之物、包括金錢,多為次要;如呂醫師所說的「用正向的力量去幫助他人」才是重要的。對於個人的「善終」,她認為「如果有人因為我在世上所做的一些努力而更好、改變(改善)了他的命運,那就是很棒的事、就是讓愛傳出去,這樣就是一個很好的『善終』。」
 
聽到觀眾的回饋,呂醫師也回應:我們都無可避免的會面臨悲傷和痛苦的事,但若能把這部份轉化為正向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讓這社會更好;避免不必要的抱怨、酸語,只需用關心和愛去陪伴、傾聽;即使陪他看場電影…等等一些很小的舉動,就是把愛傳出去,可以成為很重要的力量。為推動兒童 "友善醫療 "不遺餘力的呂醫師,對自己的臨終則表示「我其實不需要什麼告別式;希望我走了之後,可以讓這些曾經推動的持續不要中斷,讓更多人關懷有需要的孩子(病童)的需求,了解孩子需要被當成人來看待和重視。他們雖然是弱勢,但他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我們國家願意更多照顧這些孩子,讓他們有希望的成長…這就是我最好的『善終』了。」

「善終」與「好死」中西觀點

每個人對於「善終」的意義和詮釋角度不盡相同;有些人認為,無身體痛楚的死亡是理想的善終;有人覺得,能夠一生無憾,即可安然離去;更有人認為,為自己安排身後事,及妥善照顧在世的家人,便可以了無掛慮地為生命畫上句號。過去東西方都有與「善終」意義相關的研究;例如在2000 年西方學者Steinhauster 和Clipp 等人的研究,即總結了六項有關「善終」的重要原素,包括:病痛及病徵處理、清楚的決定過程、為死亡作出預備、總結自己的人生、貢獻他人以及對病人的尊重。
 
其次,對於與「善終」概念接近的「好死」(Good death),過去在中西方的死亡探討中,也都有部分以其為探討目標的研究。但有人認為沒有任何死亡是「好」的,因為死亡會為人帶來痛苦和傷感,而另以「恰當的死亡」做為探討標的 (DeSpelder & Strickland, 2002)。從這些「好死」的註釋,也相當程度地顯示中西方文化在看待好的人生結局的觀點異同。

(一) 西方研究

死亡學研究者Steinhauster 與其團隊,曾就「何謂好死」(Steinhauster, Clipp,McNeilly, Christakis, McIntyre & Tulsky,2000) 的定義研究,訪問在安養中心服務的醫療專業人士,包括醫生、護士、社工,以及病人與家屬;從1.能否無痛過渡2.能否了解如何離世3.死亡準備4.能否了結心願5.有貢獻感6.獲得肯定等六層面,總結出末期病人如何得到好的死亡的要素,包括-
 
1.病痛及病徵處理:減低病人身體上的痛苦。
2.清晰的決定過程:與醫生溝通和作任何決定時清楚而不含糊,並且讓病人有機會參與決定。
3.預備死亡:病人可以瞭解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所需要面對的改變,從而作出有關預備和計劃。
4.完整:包括人生意義和靈性上感覺完整、與其他人衝突或矛盾的關係得到調解、總結自己的人生,以及與所愛的人說再見。
5.貢獻他人:透過物質 ( 如禮物) 或非物質 ( 關懷、愛心、人生智慧)的事物,讓病人感覺對他人具備價值意義或有貢獻性。
6.對個人的肯定:尊重病人,維護和肯定病人作為一個人的尊嚴,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特和整全的。

( 二) 東方研究

台灣安寧療護專家趙可式博士,從末期病人的研究,整理出「好的死亡」要能夠達到身、心、靈 ( 思想) 三方面的平安:
1. 身體平安:身體的痛苦減到最低,臨終過程不拖延、不要太長,軀體能活動、完整並且清潔整齊。
2. 心理平安:包括承認與放下 ( 接受將亡事實不執着)、不感到孤獨、心願已了無牽掛、在喜歡的環境中享受與大自然的交流。
3. 思想平安:找到生命的意義,期待折磨的終結,能夠過渡剩餘的日子而不帶太多擔憂。
 
另外,香港的慈善團體「善寧會」,曾針對公眾對於「好死」的想法進行問卷調查( 善寧會, 2004),結果發現:
1.最多的人期望:無肉體痛苦。
2.其次是「生者善別」;不要因為自己的終亡牽累家人( 包括哀傷不能好過),在世親人的需要能獲得妥善照顧。
3.「去者善終」;是指臨終病人的心理需要,包括死前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安詳離世等。
4. 少部分人仍留有傳統觀念:是否能夠風光大葬。

規劃善終 鋪陳有愛人生

綜合中外觀點,專家建議現代人的「善終」規劃,至少應包括七個面向:
一、平日應學習建立坦然、正確的生死觀念。
二、老年後能學習面對和接受病痛,並擁有高尊嚴、高度自主和生活品質的老年生活。
三、臨終前身體受到最完善、最妥適和有尊嚴的醫療照護;生命不做無意義的延長,臨終過程不要太長。
四、心理上瞭解死亡之過程和終亡點將至,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有充分準備,能自主、清楚的做決定,並且完成人生回顧,心願已了無牽掛。
五、身後事有清楚、詳細的交代,有重要親友的陪伴,與重要親人完成生死溝通和告別,彼此心靈交流。
六、人生過程直到臨終,心靈上有堅持的信仰,全然專注和放下,並且了解生命的意義和死亡的意義。
七、喪禮後事能預先囑咐,家人和子孫能完全尊重,並以坦然、正向的態度處理死亡事宜。
 
在你我著手個人的「善終」準備之際,光哥也提醒大家在進行自我整理的同時,不妨從三件事去檢視一下自己的人生定位是否需要調整。亦即經常的問自己:你愛過誰、你有沒有愛人的能力? 你被誰愛過、你有沒有被愛的能力?你是否曾做過什麼事情,值得讓人謝謝你、記得你、愛你? 撇除少數利慾薰心、只圖個人私利的「狹心症」人士不談,在中國人講求「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的傳統觀念形塑下,不少人只懂得一味地付出、扛責任,卻不懂得如何接受愛,缺乏被愛以及表達愛的能力,於是有了這類的笑話:孩子擔心大人不常有的關愛是「風雨前的寧靜」,爸媽懷疑兒女不常有的關愛是「另有意圖」。可見人生的「四道」練習:道愛、道謝、道歉、道別,需要從家人的互動做起,「家」是最好的實踐場域。 若能將「四道」所建立的人際關係,從家庭、週遭親朋好友,繼而擴展為社會上的人際互動;使社會上少了怨懟、不滿,多了感恩和關愛,這股如蝴蝶效應的感染力,能使得我們的社會風貌大大改觀。
 
走在「四道」鋪陳的人生路上,處處可以是美麗的景致,留下美好的回憶。「四道」實踐,絕不是等到將抵達終點的最後階段才來操練。若能在平常生活、每一段關係中,將「我愛你、謝謝、對不起」盡量的表達出來,當不得不說再見的時刻來臨,因已經盡心盡力、真誠的活在每一個當下,即使最後的「道別」沉重,也能讓別離的傷感和遺憾減輕。
 
再美、再長久的相遇,終有結束的一天,我們或許永遠無法做好說再見的完全準備,但若能把握有限的時光,珍惜當下的每一段因緣際遇,認真在每一次的相遇中操練人生的四道功課,用「愛」超越一切難題。當離別來臨時,能幫助人較為坦然心安地放下彼此,真心互道珍重再見,從容迎向下一段的旅程。
 
所屬出版品
生命雙月刊140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