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美學】

回到最自在的時空或進入下一個世界
—末期病人的譫妄與臨死覺知

文/許禮安醫師(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圖/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藝術的靈性力量:二○○八年第三屆全國安寧療護繪畫比賽
藝術組佳作/戲如人生/陳逸丞
某安寧團隊精神科醫師把末期病人診斷為憂鬱症,我認為,憂鬱狀態是末期病人的基本處境,知道疾病無法治療,情緒絕對快樂不起來。「只要醫師敢對病人說,保證把你醫好,末期病人就不會再憂鬱!」
 
憂鬱和譫妄可能是末期病人走向死亡必經的變化歷程。譫妄像胡言亂語,但「臨死覺知」是有條理的話語,只是病人描述的場景或情境,旁人看不到就誤以為不存在,所以臨床上必須分辨是「瀕死症狀」或「臨死覺知」。
 
「譫妄(delirium)」是末期病人常見的神經精神併發症,急性發作、呈現波動起伏病程,合併意識或認知障礙的器質性精神症候群。用來描述譫妄的語詞包括:躁動、末期不安、急性混亂狀態、急性腦病變、器質性精神疾病、日落症候群或加護病房精神症等。
 
根據研究,譫妄發生率為一○∼九○%,住院安寧療護病人為二八∼四二%,癌症末期病人則有高達八八%發生過末期譫妄。假如把譫妄當成精神疾病診斷,安寧病房的末期病人在死前,有八成以上都要轉給精神科。

「譫妄」可逆和不可逆原因

譫妄可能出現的臨床症狀包括:睡醒周期障礙(白天睡覺而晚上躁動、失眠)、情緒障礙(焦慮、害怕、易怒、情緒激動或淡漠),以及精神運動障礙。
 
精神運動障礙依精神運動活性,分成三種亞型:
  1. 高活力型:較常會出現躁動不安、過度警醒、幻覺、妄想等症狀。
  2. 低活力型:出現嗜睡、鎮靜、警醒程度下降等症狀,需與憂鬱症、鴉片類藥物所致的鎮靜作區別。
  3. 混合型:上述兩者混合出現。
末期病人發生譫妄,常造成家屬的焦慮、困擾,以及醫護人員處置的壓力與挑戰;有些家屬不了解譫妄的性質,甚至認為病人突然發瘋或得精神病。因此,安寧療護醫護人員對於譫妄的原因與處置需有基本認知,能向家屬或照顧者說明相關的資訊,討論可行的治療選項,來緩解、減輕病人的症狀與家屬的情緒困擾。
 
末期病人的譫妄常是多重因素,包括:器官衰竭、缺氧、貧血、脫水、感染或敗血症、代謝異常(低血糖、高鈣血症)、肝腦病變、腦部病變(腫瘤、腦中風等)、藥物副作用、藥物或酒精戒斷、糞便嵌塞、尿液滯留、不熟悉的環境或無法控制的疼痛等。
 
臨床上,譫妄分為可逆與不可逆—可逆的以藥物、高鈣血症或脫水居多;不可逆的常是器官衰竭、敗血症、缺氧性腦病變等。研究顯示譫妄有半數(四九 %)是可逆的,以鴉片類、精神科藥物或脫水所致者居多。
 
末期病人發生譫妄常是死亡的預兆。需向家屬說明與討論病情、預後、照護目標,以及可行的治療措施來緩解症狀;注意安全以預防跌倒等併發症,同時尊重病人的主觀世界(容易被當成視幻覺),與家屬共在的陪伴與支持以緩解照顧負擔。
 
醫護人員對已確認可逆的譫妄,可依目標給予適當藥物治療。可教導照顧者共同參與照護,維持環境安寧及提供人、事、時、地、物的訊息等。

「臨死覺知」的三種典型

有位媳婦從病房跑來跟我說:「許醫師,我婆婆今天怪怪的,她一直朝左邊跟我公公講話,都不跟我講話,可是她平常都朝右邊跟我講話的呀!」我問這位驚慌的媳婦:「你公公還在嗎?」她回答:「死很久了!」
 
「臨死覺知」最典型的例子是:臨終病人可能已經看不到活人這邊,反而看到另一個世界去了。我有個合理的推論:說不定臨終的身體狀態,會讓人打開天眼,看到另一個世界。
 
我們都還健康的肉眼,只能看到現在這個世界,因此不能跟臨終者辯論;除非我們天生就有陰陽眼。我把這種態度叫做「存而不論」——另一個世界可能存在,但我卻不能跟你辯論說有或沒有,因為我沒有任何能力與證據足以證實或否定這種存在。
 
我在一九九八年出版《心蓮心語》書中,將「臨死覺知」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種最高段的能「自知時至」:病人主動告訴家屬或醫護人員,還有幾天或指出某月某日將會死亡,而且真的「鐵口直斷」。
 
有位花蓮某鄉的蘭花大王,臨終前幾天比出三根手指,家人問道:「還有三天?」病人輕輕點頭。我演講會在此停頓問大家:「為什麼只能輕輕點頭,不能太用力?」因為「天機不可洩漏」,病人真的三天後就在家中安然過世。
 
第二種是「若有所見」:病人看見更高的主宰或已往生的親戚朋友來看他或要帶他走,沒有多久就死了。
 
有位女兒說:「許醫師,我爸爸說他看見老朋友要來帶他走。」我問她:「那個老朋友還在嗎?」她說:「不知道,很久沒聯絡。」我說:「可以打聽嗎?」原來那個老朋友已經死了。這時就是對家屬做「瀕死衛教」的最佳時機:知道親人在另一個世界有朋友,對家屬能產生一些心理安慰。
 
第三種是「若有自覺」:病人在生命的最後幾天會吵著要回家,有時回到家病情會稍微好轉,就是一般常說的「迴光返照」,時候一到就永別。
 
習俗上,老人家常要留一口氣回家。可能身體到臨終階段會發出某種訊息,讓病人覺得該回家。有些病人半夜吵著要回家,讓家屬很困擾,因為半夜叫不到車。我在安寧病房值班常半夜被叫起來「算命」,必須算準病人該回家的時機。

臨終視野,回到最自在的時空

現實世界裡,人們可能會看到海市蜃樓卻信以為真。臨終的視野裡,是否也有海市蜃樓或「虛擬實境」?出現的通常是一生中最熟悉自在的情境。
 
有病人在安寧病房走廊盡頭,一直說他在砍竹筍,熟練的動作看得出那是他多年來的工作。有原住民病人走在空中花園裡,卻一直說他是在山上,描述著山裡面他所熟悉的情景。有位病人某天開始胡言亂語,家屬以為他陷入昏迷或譫妄,我找懂日語的志工來聽,原來病人在日據時代當保正(里長),正用日語指揮部屬工作……
 
十年前仙逝的恩師余德慧教授有個研究:把病人分成「社會期」與「病沉期」。我把它在臨床上做兩個切分點:「當病人看著電視政論節目的激烈辯論,卻沒有引起任何反應;但看著我,視線卻穿透我或直視我正後方,好像對我視而不
見。」這樣就是進入「病沉期」,在這樣的階段就可能出現「臨死覺知」。
 
註:
「譫妄」內容根據學長許煌汶醫師著作編修,出自華杏出版《安寧緩和療護》第二版(一○七年二月)第十二章〈胃腸道、呼吸道及其他症狀的控制〉。
「臨死覺知」內容根據許禮安醫師著作改寫,出自野人文化《最後的擁抱》(民國一○○年)推薦序〈最恐怖的是看不見、聽不到、又不能談論的死亡!〉
所屬出版品
生命季刊170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我們以臨終病友為老師,誠心向生命學習,學習人生的終極價值以及無悔無憾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