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佛教宗教師介紹
核心精神
台灣的緩和醫療/安寧療護工作,自1990年鍾昌宏醫師等在馬偕醫院開辦安寧病房,趙可式博士推動安寧居家護理,正式展開序幕。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於1994年成立,加入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及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的行列,一齊推動臨終關懷的工作。
蓮花基金會的兩大目標是在台灣推動緩和醫療的工作及建立佛化的緩和醫療典範。第一大目標我們欣見繼馬偕安寧病房之後,有耕莘聖若瑟病房、台大緩和醫療病房、忠孝祥禾病房、慈濟心蓮病房、榮總大德病房…等醫院,紛紛設立緩和醫療的病房,並且在衛生署的支持下,已發展開辦安寧居家照顧以及共同照護的業務,我們由衷的期待每一縣市都有一家以上的安寧療護設施,讓每一個需要照顧的人都受到關懷的理想能早日實現。
佛教是注重生死智慧的宗教,對於臨終前後的處理更是慎重,因此在一般佛教徒的心目中,臨終大事被認為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在佛教界也普遍地施行各種對臨終者關懷或是助念的儀式,我們希望能將現代的緩和醫療與佛法對臨終病人之關懷工作相互結合。
蓮花基金會的兩大目標是在台灣推動緩和醫療的工作及建立佛化的緩和醫療典範。第一大目標我們欣見繼馬偕安寧病房之後,有耕莘聖若瑟病房、台大緩和醫療病房、忠孝祥禾病房、慈濟心蓮病房、榮總大德病房…等醫院,紛紛設立緩和醫療的病房,並且在衛生署的支持下,已發展開辦安寧居家照顧以及共同照護的業務,我們由衷的期待每一縣市都有一家以上的安寧療護設施,讓每一個需要照顧的人都受到關懷的理想能早日實現。
佛教是注重生死智慧的宗教,對於臨終前後的處理更是慎重,因此在一般佛教徒的心目中,臨終大事被認為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在佛教界也普遍地施行各種對臨終者關懷或是助念的儀式,我們希望能將現代的緩和醫療與佛法對臨終病人之關懷工作相互結合。
因此,蓮花基金會的第二大目標希望能逐漸凝聚台灣本土化緩和醫療工作的共識,結合佛法與臨終關懷的醫療工作,為臨命終人及其家屬尋求身、心、社會、靈性的安適與自在。
緣起
蓮花基金會自民國83年成立,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佛法與臨終關懷的結合,每兩年舉辦一場「佛法與臨終關懷研討會」,並在民國87、88年首度委託台大醫院進行「靈性照顧模式之研究」以及「佛法在安寧療護/緩和醫療應用之研究」確立靈性照顧模式及其重要性。民國89年至94年改由屏東「一如淨舍」繼續委託研究發展,並正式進行「臨床佛教宗教師」之培訓工作。
民國94年起,蓮花基金會展開「本土化靈性關懷」系列課程乃至臨床佛教宗教師之臨床實習及培訓工作。經臨床證實,由經過培訓的佛教宗教師提供靈性照顧,不但是佛教徒強力的助緣,在協助無宗教信仰或非佛教信仰的臨終病人以及家屬,也經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於是,自民國95年起至今,蓮花基金會再度委託台大醫院陳慶餘教授繼續致力融合醫學與佛學之「緩和醫療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推廣研究」工作,並結合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之臨床佛學指導,期盼禆益更多病人及家屬。陳教授以其三十年的臨床醫學經驗為基礎,用訓練住院醫師的方式培訓臨床法師,從無到有,從生澀到專業,不管是臨床服務、教學、研究等靈性照顧相關課題,皆有豐碩的成果與經驗價值,可以作為醫療與佛教臨終關懷結合的論述基礎。
民國94年起,蓮花基金會展開「本土化靈性關懷」系列課程乃至臨床佛教宗教師之臨床實習及培訓工作。經臨床證實,由經過培訓的佛教宗教師提供靈性照顧,不但是佛教徒強力的助緣,在協助無宗教信仰或非佛教信仰的臨終病人以及家屬,也經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於是,自民國95年起至今,蓮花基金會再度委託台大醫院陳慶餘教授繼續致力融合醫學與佛學之「緩和醫療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推廣研究」工作,並結合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之臨床佛學指導,期盼禆益更多病人及家屬。陳教授以其三十年的臨床醫學經驗為基礎,用訓練住院醫師的方式培訓臨床法師,從無到有,從生澀到專業,不管是臨床服務、教學、研究等靈性照顧相關課題,皆有豐碩的成果與經驗價值,可以作為醫療與佛教臨終關懷結合的論述基礎。
何謂「靈性照顧」與「臨床佛教宗教師」
「靈性照顧」是指末期病人在面對死亡的過程中,由專業的照顧者協助提昇正念,學習超越生死的態度,緩解身心痛苦及死亡恐懼,進而達到善終(甚至佛教所謂的「往生淨土」)。在中國人的文化、習俗中,經過訓練的佛教宗教師是最適任的角色。
因此,「臨床佛教宗教師」即是指:經過培訓,在安寧緩和醫療團隊中從事第一線工作,參與病人身心社會靈性照顧的臨床法師,是安寧緩和醫療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
因此,「臨床佛教宗教師」即是指:經過培訓,在安寧緩和醫療團隊中從事第一線工作,參與病人身心社會靈性照顧的臨床法師,是安寧緩和醫療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
蓮花基金會「建立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
-
兩年舉辦一次「佛法與臨終關懷研討會」,具領導指標地位。
-
進行「佛法與臨終關懷研究計畫」,開本土研究之先河。
-
每年定期辦理「本土化靈性關懷」系列課程(共同課程乃至臨床實習),為培訓「臨床佛教宗教師」之教育養成推廣工作而努力。
臨床佛教宗教師服務狀況
分布狀況: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zbFX0RH6TpQ7Exnt5tQjwZFPNGzKKL1/view?usp=sharing
蓮花臨終關懷諮詢專線
舉辦【佛法與臨終關懷研討會】
緣起
蓮花基金會以推廣全人照顧及生命教育為宗旨,結合佛法與臨終關懷的醫療工作,為尋求末期病人及家屬獲得適當之醫療及身心靈照顧而努力。為建立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自1997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佛法與臨終關懷研討會」,結集大家的智慧,作為指導我們繼續推動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生命教育的志業。
各屆研討會
-
第十三屆
主題:2019關懷城市-友善研討會 高齡、失智、安寧~社區照顧/地點:台大集思會議廳 -
第十二屆
主題:2017社區安寧暨靈性關懷研討會/地點: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
第十一屆
主題:2016社區安寧暨靈性關懷研討會/地點:台大集思會議廳 -
第十屆
主題:邁向高齡化社會佛教臨終關懷的使命與願景/地點:台大集思會議廳 -
第九屆
主題:正念療法與臨終關懷 /地點:Y17台北巿青少年育樂中心國際會議廳、La Mode 流行廣場 -
第八屆
主題:禪修與安寧療護/地點:台中榮總研究大樓2樓 -
第七屆
主題:佛法與悲傷輔導/地點:Y17台北巿青少年育樂中心國際會議廳 -
第六屆
主題:佛教悲傷輔導初探/地點:台灣科技大學研究大樓105室演講廳 -
第五屆
主題:生命智慧與死亡尊嚴-靈性照顧/地點:台灣科學教育館國際會議廳 -
第四屆
主題:死亡-您準備好了嗎?/地點:高雄元亨寺 -
第三屆
主題:佛學與醫學的對話- 安寧緩和醫療之倫理議題/地點:台北榮總介壽堂 -
第二屆
主題:專業經驗研習從佛法觀點詮釋安寧療護(二)/地點:台南成大成杏廳 -
第一屆
主題:專業經驗研習從佛法觀點詮釋安寧療護(一)/地點:台北榮總介壽堂
相關文章